高级农民
- 积分
- 4169
- 大米
- 颗
- 鳄梨
- 个
- 水井
- 尺
- 蓝莓
- 颗
- 萝卜
- 根
- 小米
- 粒
- 学分
- 个
- 注册时间
- 2014-8-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楼: |
👍
100% (11)
|
|
0% (0)
👎
|
全局: |
👍 98% (315) |
|
1% (6) 👎 |
前两天吃饭时候和身边的博士还在讨论这个问题。客观的说,美国好学校的科研和学习强度是要明显大于国内的。美国这边基本不会讨论国内常说的SCI EI什么的,领域内有名的期刊和好的会议大家都心知肚明,就算导师没有明确毕业论文要求,大家也都是心里默认有个衡量标准,查查名校的PhD毕业生的google scholar好多毕业时候论文基本都是至少十几篇,有的还会写book chapter,专利或者做产品这种。任务量不够的话,导师心里有数也不好意思安排答辩让毕业的。
从论文水平的角度来说,国内的会议期刊的数量质量有限,投稿人群也只是针对国内,主编基本也都是好学校的教授,虽然有不错的期刊但是整体水平和国际会议国际期刊还是有很大距离的。而且国内和国外在做research上的培养方式和做研究的方式是有区别的,这也是国内高校现在招教授也偏向招海外博士的原因。
最后说点直白的(有可能会被喷),但是也是客观存在的。。国内除了那几所顶级的知名的理工学校的教授水平很高,其他档次再低一点的普通学校的教授讲师自身的水平都不一定多高,查查他们的论文看好多只是灌了一堆水文,自己一作的trans都没几篇,美国名校PhD很多在读期间就有3-5篇trans或者若干领域内顶级会议论文了,已经高于某些高校教授的科研水平了。国内高校投的国际论文,如果导师是editor的话,有些常常也是会交给我们组里面的学生来审的。国内本科的含金量是大家都认可的,但是到了博士就更多认可美国博士,因为这里聚集了很多全球各国聪明的会做科研的学生和师资力量,一起做研究搞项目。从研究经费和学术氛围上,美国也要更好一些,所以很多人会偏向在美国读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