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充满了矛盾。没有矛盾或许是一种理想,但是我们都知道,一个万能的系统是不可能没有矛盾的。这些年我在老板那里学到的一件事,就是划定一个界限,界限之内的事情考虑,界限之外的事不管。有些系统会直截了当的把矛盾摆出来,喜欢的就接受,不喜欢的就离开;有些会把矛盾藏起来,并以无矛盾为荣,以有矛盾为耻。有一些价值观把接受矛盾称为大智慧,也有一些价值观把接受矛盾作为耻辱,因为接受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选择了双轨或者叫双标。
以前村里有个人,开过一门课叫《西方佛学与现代心理学》。所谓西方佛学,在我浅薄的理解中,就是把转世轮回的部分剔除掉的佛学。我个人确实也不太认同传统叙述中的转世轮回的概念。在我心里面,转世轮回应该是类似碳循环、氮循环之类的东西,不是人死后才有的,也不是一对一的。就比如,身体里面的碳元素会随着呼吸出去,大概率变成植物的一部分,而后被牲畜吃掉,变成牲畜的一部分(所谓下辈子做牛做马是吧?不过我觉得这辈子也在发生的),也会变成其他人的一部分。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怎么去界定“自我”。我是认同这样的叙述的:“我”只是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所达成的一种共识。在我心里面“我”这个东西跟那些搞blockchain的人说的consensus是一类的东西。在“我”这里,“我”达成了一种共识。但是也有的人那里达不成共识,所以就会出现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格分裂。
然而,在另一方面,我又不觉得我做的到“无我相”,这就是双标的所在。当“我”“选择”“活着”的时候,我就必然不能抛弃“我”这个概念。当然,我也没必要强求“离一切相”,因为至死方休,而这一天必将到来,或早或晚,无需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