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农民
- 积分
- 127
- 大米
- 颗
- 鳄梨
- 个
- 水井
- 尺
- 蓝莓
- 颗
- 萝卜
- 根
- 小米
- 粒
- 学分
- 个
- 注册时间
- 2020-6-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帖最后由 zzzSybil 于 2025-5-16 22:51 编辑
Day 1: 开始偏向工业界。
白天一个朋友给我发了某省人才引进计划会吹的很好听,里面全是坑。不免感叹形势政策也是瞬息万变的,作为一个普通phd,没有足够的实力是无法抵抗这些有的没的,或者说性价比比较低吧。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1point3acres
1. 我在学术界/工业界未来10年大概率会是怎样的生活?
学术界:
1年内:形势原因,我大概率需要留在导师这里做ra(如果她收我的话),一边写paper一边找美国博士后。但是这条路其实挺危险,因为依靠导师做ra可能不一定能靠住,且大概率会有各方面的压力。现在想想也是头大。就看我能不能抵抗住这个压力。
3年内:假设能找到postdoc,我需要在半年内快速熟悉新的课题,并且争取能够在一年内投出第一篇文章,两年内投出两篇文章。这不仅需要考察我的独立能力,同时也需要我快速适应美国的环境。这个时候,我的工资水平大概为6-7w usd。
5年内:我要在大湾区能找到教职。大部分现在大湾区985层次的统计系招收ai/ml相关的ap,我的方向不占优势。所以我postdoc老板必须得是美国大牛(citation > 4000)。此外,我至少有一篇四大水平的刊在投。这个时候,我的工资水平大概为 20-30w rmb。
10年内:我需要通过非升即走。也就是说,我需要每年发出一篇 >= jcgs的文章,以通讯或者一作的形式。同时,我也要在找到教职的第一年快速适应各种行政/教课的生活。此外,我要经常申请基金本子,面临各种不确定性,且10年内我最好没有生育计划。这个时候,我的工资水平大概为 20-30w rmb。
..
工业界:
1年内:我需要找到工业界的工作。如果我没有留任,如果我和导师确认了说好不去学术界,她一定不会给我ra的位置。那么我最好求她就算没钱也要让我留下来,重点是我要感受这样学校的氛围我才能保证自己保持卷的状态。所以我最好在毕业前能够找到工作,或者延毕。在找工作的期间,我需要快速学习新知识,以防无法通过试用期。并且快速在企业里面成长起来。另外,我需要找一个npy。此时,我的工资水平为60-80hkd。
3年内:我需要学习quant相关知识,思考转行quant/做副业quant。同时,我要保证自己在每年和公司签约的时候不至于base太低,不然跳槽都不好跳。那么我每天需要交叉着学习quant和ai。但好在会有放假和休息的时刻。我和npy的恋情趋于稳定。此时,我的工资水平为60-100hkd。
5年内:我需要拿到永居。我需要开始着手买房子的事情,并且思考转行和学新东西。如果形势不好压力大,我可以开始思考考公务员的事情;如果我能顺利跳槽/涨薪,那就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就行。
.
10年内:希望能够实现财富自由(一千万),然后在经济允许的范围内做能做的事情。
.
2. 我为什么还在渴求学术界?
1. 想去美国体验长时间的求学生活。 --- 这点其实可以通过去旅游实现。
2. 为未来的小孩做打算。 -- 我有没有时间管他还是个未知数;或者生不生也是一个未知数。我认为,小孩 和 带的学生 只能二选一。
3. 显得很体面很有社会地位。-- 其实有了phd学位+高薪就已经很体面了。
4. 相当于是编制,越老越吃香?很稳定? --- 即使过了非升即走,我还是免不了要卷,不然我就是学术界鄙视链最底端的人。
5. 比较自由,能做我想做的事情。 --- 然而其实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学术界想做啥,或者干脆的说,我确实没有什么学术理想。
3. 工业界的弊端
1. 学习新东西,每天都要学新东西。 -- 其实这点学术界也有,只是进入工业界我前期需要学习的新东西比较多罢了。
2. 35岁裁员危机? -- 我可以转行考公,甚至30岁就需要考虑这件事。此外,phd学位大概率是可以为我保底的,最不济就是我降薪。
3. 压力大,业务压力大。 -- 学术界一样压力大。
. check 1point3acres for more.
综上所述:今天的选择是 工业界。
今日反思:我发现我很有可能心里早有答案,只是内心有很强的羞耻感,有时候会觉得去工业界不去学术界意味着我是loser。然而没有人能够定义怎样才是赢。我在意的人/关心我的人都非常支持我的选择,希望我过得好,那么所谓的羞耻感便不值一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