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农民
- 积分
- 1227
- 大米
- 颗
- 鳄梨
- 个
- 水井
- 尺
- 蓝莓
- 颗
- 萝卜
- 根
- 小米
- 粒
- 学分
- 个
- 注册时间
- 2012-12-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楼: |
👍
0% (0)
|
|
0% (0)
👎
|
全局: |
👍 95% (5503) |
|
4% (272) 👎 |
是以大学作为基准线吗?跟楼主分享一个波士顿dp,是我家长辈,夫妻两人都是哈耶普PhD,50岁上下。
大娃私立高中寄宿,6.8w一年。本科麻省top 30。文科好,理科差,但是喜欢钱,果断选了CS和心理学双专业。
二娃,私立高中走读,5.2w一年,本科麻省top女校,以后想读医科。
三娃还在上小学,私立走读,目前寄托了夫妻二人全部的希望。
从娃的教育结果来说,就是均值回归的典范。
波士顿相比西雅图,推出一个(跟相似家庭背景相比)平均值以上的娃,还是容易多了。
另外,这样的均值回归成果,实际的费用根本不止已经很高的学费。课外活动的费用超级贵,并且他们中产阶级上层的家境,根本融不进old money的家长圈子。
三娃才10岁,把兴趣爱好能尝试的都尝试了个遍。目前体育在推花滑,音乐在推钢琴,单花滑一项每个月支出就在2k以上。
大娃和二娃还在读初中的时候,我就听说了他们家教育投入的大概金额。怎么算一年都是15万美元以上税后,而且这么多娃,这个数额要持续好多年。
吓得我决定这辈子只鸡自己,不鸡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