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и
在文书的开头有一个总的big picture of research interest往往可以帮助教授快速找到和他们的兴趣合适的学生,然后再top-down地去说自己做过的项目,并且把它们串成一个"story",这是很多教授都更加喜欢看到的文书形式。对于和你proposed的research interest(应该也是你的意向教授的research interest)无关的过往经历,建议尽量写的简略一些,如果你有相关的文章/pre-print发表,可以加上reference,但是不易过多的着墨。如果你过去做的方向和现在想申请的不直接相关,一种方式是把它写成你的"exploration" of research interest,但是你之后发现你现在要申请的方向是更fundamental / interesting / unsolved / xxx的方向,这样既不会完全“浪费”一段过去的研究弃之不提,也不至于说的太多,让文书的焦点模糊。
一篇内容不好的推荐信会让你的申请遭遇巨大的失败。和很多人追求“大佬”的推荐信不同,我最近几年看到的申请结果最好的申请者,其最重要的推荐信往往是年轻的rising star的推荐信。一方面是因为和年轻教授的合作往往更加的hands-on,他在推荐信中会表达很多的细节,让信的强度和可信度都更好。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偏engineering的方向上)很多年轻的教授往往不太相信senior的教授对于年轻学生的“能力”的判断,这点也被很多我的AP朋友们所证实。最后,对于很多同学经历的“大老板+小老板”的科研模式,senior老板的推荐信中往往会声明他的评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的PhD/postdoc(小老板)的意见,因此审材料的人也并不是把推荐信的内容完全credit给大教授。. From 1point 3acres bbs
4. 陶瓷不太有用
我已经越来越少看到通过在申请前发reach out 邮件而获得明显优势的case了。有些教授甚至明确(私下或者主页上)表达过对于陶瓷邮件(特别是模版化的陶瓷邮件)的厌恶。我有朋友说在偏理论/申请者少一些的方向上,陶瓷还是蛮有用的,但是这点我没有发言权. check 1point3acres for more.
5. 对声称的研究兴趣要有自己的思考,别自相矛盾!
在很多的研究课题上,往往有不止一个可能的solution,在实验学科中,人们往往需要通过实践才知道哪一个是正确的方向。有些学生为了增大自己得到教授关注的机会,会声称自己对于某个科研的多个方向都很感兴趣而且觉得promising,这种对于研究课题缺乏自己的认识和belief的行为可能会被一些较真的教授所排斥。比如,我最近就看到了一个申请的文书,他说自己对于intelligent robotics感兴趣,他愿意尝试imitation learning + teleop, sim2real + RL, video-based robotics fundation model等多种方式。这个文书在我看来像是一篇“survey of the research of xxx”,全篇没有看到自己对于解决研究问题的看法,而只是列举了学术界的不同directions,投机意图太明显了,起码可以表现这个学生对研究课题没有太深入的思考。. Waral dи,
最后一定要留够时间和教授讨论你对于他关心的研究方向的看法,有什么unsolved problem是你也感兴趣的,要体现两点:1. why you have aligned research interests and 2. why you are the right one to solve that problem.
所以:
1.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材料很强,但是担心被意向的教授漏看,所以陶瓷提醒他一下:你可以陶瓷,不过我一般觉得“漏看”是个小概率事件。
2. 如果你希望通过陶瓷获得很强的优势,比如可以和教授单独聊一下,给自己一个额外的机会表现一下自己,这种情况是我说的“不太有用”的情况。因为教授如果看到了你的材料,感兴趣而且他打算招人,那么一般也会和你约面试的。. check 1point3acres for more.
但是,总而言之,no cost to try,只要你的陶瓷信别写的太“模版”,写的专业一些,就没有太大的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