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配项目的特点。一般来说,匹配项目特点就是去回答好SOP一般都会要求的"Why this program"以及"Your career goal"这两个问题,一般会在SOP的最后一到两段——这个项目为什么适合你?你的职业目标,以及这个项目为什么能帮助你实现它们?比如JHU CS出名在NLP特别强,那么SOP里就可以着重提一提我在NLP方面的经验、兴趣和追求,甚至可以提及一些你钦佩的以及未来想请教的在该领域的教授。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他们也会认为你花时间了解了我们的学校和项目,并且也很适合我们的项目。更高难度地,是在整体的内容上做到与项目的匹配(有一些类似上面的第2点),当然作用也更明显。这里我依旧拿我好朋友来举例,从实习到实验室到暑研,从工业届到学术界,从前沿方法到传统方法,所有的经历都在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领域,体现在SOP里一步一步清晰而流畅,经历独特而富有深度,不仅仅是最后一段在回答"Why this program"这个问题,其实所有之前描述的所有经历都在回答这个问题。当时我看完这篇文书,对他能录取的结果实在没有感到多少意外,即使他是我们学校历史上第一个录取CMU MSCV的同学。当然这样的文书需要本身的经历就一脉相承,与申请的项目非常契合。要达到这样的水平当然难度就比较高,但是我们在完成文书的时候,也要力求整体的内容不偏离申请的项目,所以针对不同的项目作出适当的修改和调整是有必要的,也是有价值的。
第二,高质量的推荐信,特别是国外有知名度的教授,对申请会很有用。我们院之前有一个录取Harvard的学姐,有一封来自暑研后UCLA CS教授的推荐信,她在申请季结束之后总结的时候也认为这封推荐信有比较大的帮助。所以鼓励大家申请海外科研的一个很实际的原因就是能一封高质量的海外推荐信(当然要在完成出色的前提下),相比于都是国内的推荐信来说会有一定的优势。.google и
第二,关于学语言的时间线的问题,我建议最好能从大一就开始准备,最晚也得是大二上学期。不一定就要在大一参加考试,因为托福只有两年有效期(当然有经济条件能提前体验一下也是很好的),我们可以早点开始背单词,认真读一些英文原著提高阅读能力。有请我托福116的朋友(现在在CMU MSCV)再次出场,他花了大一的时间读完了一本《Gone with the Wind》,感觉之后阅读一直就是非常顺利。大二上学期以及寒假可以认真备考,在寒假提前报名好考试,然后大二下学期参加考试。大二到大三的暑假可以选择继续刷托福(如果还没出成绩),也可以选择暂时转战GRE,因为有时候我们会遇到瓶颈,这时候需要一个沉淀的过程,先学GRE之后再回过来攻克托福会发现突然有了突破。GRE要力求在一个假期内全力以赴地准备,提前报名好考试,抱着在某个日期前必须出分的决心,沉浸在备考状态中,尽量做到脱产备考——所以,务必要利用好寒假和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