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农民
- 积分
- 192
- 大米
- 颗
- 鳄梨
- 个
- 水井
- 尺
- 蓝莓
- 颗
- 萝卜
- 根
- 小米
- 粒
- 学分
- 个
- 注册时间
- 2021-5-1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一亩三分地论坛,查看更多干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账号
x
本来高分考进了交大,分数够计算机不够安泰,当时觉得在上海搞金融挺好的。听闻有致远荣誉学院,进入以后读数学物理生物化学计算机挑一个(致远计算机就是所谓的鼎鼎大名交大ACM班),当然我因为不是计算机竞赛生所以无缘进入acm班,致远学院全院全体有交换计划,如果没有申到好的phd保底可以本校推免。在老校长张杰走之前,理科致远是可以退出以后全校专业任选。当时本着侥幸,觉得进致远学院肯定不亏,大不了一年以后退出可以任选计算机还是金融(因为当时不确定到底要选择数学,金融,计算机哪一条路走)
但是读第一年的时候风云大变,随着林校长上台,再加上所谓强基计划的推动。致远学院本来是出国预备学院突然就被套上强基学院的壳,政策如下:
1.因为新冠交换计划几乎全部被砍,之前的致远数学是和物理共分4个MIT,致远数学15个康奈尔交换保底,大概十个牛津交换,还有UT Austin的暑研项目。但是现在只剩下了国科大,科大,港中文
2.学校组织宣传突变,以前是宣传出国读phd在国外任教职,现在变成了直博本校最光荣
3.突然压分,绩点3.7/4.3就可以排到前一半
4.最关键最关键最关键最关键的,本来我这一届致远进来的都是高分考生和自主招生的竞赛生,但是突然和强基计划进入的政策合并。变成了本硕博连读锁死交大,卡成和国防生类似的政策禁止转专业。
我大呼上当受骗,大一上结束绩点只有2.9/4.3(虽然我确实超级不好,也不至于这么差),转专业也不给我转,还没进入社会就感受到了中国的随机铁拳降落,进来的宣传甜言蜜语,进去以后政策一旦改变就雷厉风行丝毫不考虑进入的时候是怎么宣传的。
遂发奋图强,当机立断退出致远去普通数学系刷绩点,这是我做过最正确的选择。当时致远数学的同学们都觉得我疯了,他们都还停留在理科致远是学校资源堆出来的人上人出国学院的印象中。大二两学期绩点4.01/4.3和4.09/4.3总绩点终于来到了3.7
交大越来越收紧绩点政策。
1.交大数学教学院长直接表态原则上平均分为75为中心的正态分布
2.限制高分比例,85+少于1/3
3.出国成绩单每开一份报备有记录,学院内排名必须有正当理由
4.成绩不覆盖,不删课
5.鼓励直博,直博本校“非热门专业”推免分+5,去年26个推免生,23个是直博,因为根本保不上研。就比如我刷分刷到了87,但是82的人只要选择直博本校本专业就在我优先级之前。对于他们来说,绩点3.2左右出国不划算,数学系本科找工作很困难,与其失去应届生身份还不如白拿一个直博,大不了读不下去退学。直博相当于永续的应届生身份。但是对我来说就很艰难了
大二我有一半的课是系第一,但是即使是第一也不过是90出头,根本和工科学院没有任何可比性。修了一课电院的离散以后顿悟,只要是数学课就没有可能性在高分段和应用的课相比。老师随便出一道难题就把最高分压住了。此时又得知新的推免政策落地,萌生了退学的想法。想一了百了复读重新高考(此时大二下)
此时我万念俱灰,感觉被全世界抛弃了,感觉被致远学院欺骗了以后就再也爬不出坑了。绩点根本刷不上去了,即使全部满绩也刷不上致远那些荣誉课的分数,又因为控分政策一年比一年严格,我根本没办法刷得更高了。出国申研很艰难,保研转专业很难。
交大的氛围真的很奇怪,比如说2020年计算机系137人保研名额47个,只保到了52名。此处应该@迟先生,迟先生去开成绩单甚至被要求自证清白没有保研。因为真的很少很少有人放弃保研润。虽然我实在是不知道交大研究生读了对找工作有什么用,此处就扯远了
回到正题,这个时候偶然得知转学的消息(真的,交大里面可能几乎所有人都不知道可以转学),觉得死马当成活马医再试试。大二暑假正式启动春转申请!
GPA 3.63/4.3 排名2/29 WES:3.52/4.0
申请:Cornell Math, OSU CSE, UIUC Math+CS 和math, WISC CS和math, Umich math, BU math, UT Austin math
offer:OSU CSE (脆录,但是是pre cse,第一学期需要补物理课,至少五学期毕业),UIUC math(不能转专业,卡五学期入学,课任选可minor),UT Austin(不能转专业,不能minor cs,不能选cs课,不能double),wisc两个志愿均被拒绝破大防
综合考虑决定uiuc math三学期毕业,不给美国人送钱,毕业以后工作/申研都可选择,时间和经济成本低
申请的日子里,每天都很煎熬。很多人不解,觉得所谓的交大如何如何好,但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交大已然不复以前的模样,
1.头部学生全员保研,很少出国
2.直博比例大幅增加,院系的思想政治考核就是两个,前30%推免比例,推免中直博人数
3.电院从2021级起,要严控均分75,数理实验班大一的数分课居然有1/3的人挂科
做一个逆行者压力真的真的真的太大了,在大三上申春转的时候压力大到整夜整夜睡不着,但是我真的实在看不出这个学校有什么前途,没有办法说服自己继续在这个学校读书。其实现行的国内陆本就是开始不鼓励出国,尤其是美国。同时压绩点与缩小交换规模还有思政宣传,都在打组合拳,没有自己思考随波逐流的话很多人其实并没有对未来的一个期待,也就随大流成绩好保个研成绩不好直博或者考研了。硕果仅存的学校大概就是浙大了,浙大给分好出国的政策又好。如今看到武大川大浙大包括清华北大,转学生都在指数级地上升。其实与其卷高考读所谓的985真的意义不大,尤其是华师复旦之类的学校。感觉很多时候陆本高考选校的时候更应该认清自己的诉求,如果需求出国的话,给分好真的太重要了,所谓的学科排名真的意义不大。清北以下的学校title区别真的没有想象得大。但是给分却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浙大科大同济的给分真的对复旦华师之类的就是碾压
过去的事情自从来了美国就如过往云烟,很多时候已经记不太清了。但是抓住某个细节仔细回忆那些事情又会活灵活现地回到脑海,当时的不甘,绝望,被铁拳出击时的渺小感觉。每当有其他香槟的转学生提及过去国内的学校,因为我所谓的交大title对我惊讶,心中的想法五味杂陈,越来越不愿意提及过去的事情。其实国内的那些做题能力真的只是个人能力很小的一部分,国内只是需要一个尺度来让所有人有一个排名罢了,如果认为一个陆本的好学校意味着太多的意义,那么其中只是变相地认同了这个国家的评价尺度。我希望我的经历能够给大家启发
与君共勉!
补充内容 (2022-04-17 10:27 +08:00):
补充一下,我文章里面说我万念俱灰并不是因为GPA的事,主要是专业的事情,怕评论区引起误会澄清一下。是因为我根本没那么喜欢数学,却阴差阳错锁死数学系。
我承认我很利己很想去热门专业,我去致远学院学数学的前提条件就是,致远校内招生的时候章院长对家长们保证说,你们不用担心孩子来学了纯理科以后后悔的问题,来致远学院没有后顾之忧,随时可以任意转出,需要的就是你们专心搞科研。
高中生毕竟没有考虑好将来的就业方向,也不知道会不会就喜欢上致远数学搞纯理论,毕竟高中搞竞赛的时候很开心,我是觉得如果喜欢这些方向的话走学术道路也不错。致远数学在我的眼中就是一个相当于大学预科或者是学科体验的缓冲期,让我一年后可以在cs,math,金融三选一。
最坑的就是等我真的到了想退出的时候,突然不给我退出了,告诉我要退出就退出到普通数学系(致远政策和强基计划接轨了,但我们入学的时候根本没有这东西,致远因为可以任意转出所以招生的bar略高于cs)。当时和几个同班同学听闻这个消息直接心态崩了,我找教务反复仔细确认了信息以后也没有继续对线,主要是忘记学院长公开说过政策这件事了,只以为这些政策只是学生私下里自以为是的惯例,毕竟没有明文公示。学校突然没收这些福利,我也就认倒霉,觉得是自己贪小便宜吃大亏了。很可惜题主过于幼稚,也没想到和学院硬碰硬撕逼,其实真撕起来学校肯定会让步。有一位致远另一个专业的女生就成功转出了去了交大法学(后悔啊,当时光想着复读重开了,也不知道可以用旧的高考成绩直接重开剑桥/NUS)。对于陆本拉垮的行政人员,很多时候就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啊,太老实只会被欺负!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arch-card.all.click
怀念张杰校长啊,可惜人走茶凉了,致远学院的学生也爹不疼娘不爱了
虽然美本现在也只能继续读数学(sigh),但好歹影响不大,有机会的话会读一个mcs,预计明年夏天就毕业了所以这个夏天就开始刷题投简历找工作了,以后的路好好走好。
本来是想写一个相当于新人自我介绍的随笔,相当于总结一下我是如何阴差阳错转学来到美国的,大概以后也不会回国了所以也回忆一番过去的生活,也是希望还在陆本读书的同学看了能够知道前车之鉴。两万多浏览量真的受宠若惊了,身边很多朋友在问我这个帖子是不是我发的。最后祝地里的朋友们,前辈们学业进步,工作顺利,能够追求到想要的生活。 |
上一篇: cs硕士选择:国内保研清北/去加拿大留学下一篇: 大二女生,上海某top3院校cs专业在读,求人生规划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