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农民
- 积分
- 239
- 大米
- 颗
- 鳄梨
- 个
- 水井
- 尺
- 蓝莓
- 颗
- 萝卜
- 根
- 小米
- 粒
- 学分
- 个
- 注册时间
- 2014-10-3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38 个主题 | 2532 个回复 | 最后更新:2023-11-5 07:42
注册一亩三分地论坛,查看更多干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账号
x
今天分享一下我的个人经历。希望对很多情况类似,纠结回不回国的朋友有一些帮助。
同时也当做回馈地里各位朋友。适当加米,感谢!. Waral dи,
Part 1 = Pre-COVID
.--
我,90后男性,曾经是芸芸众多湾区码农中的一员,每天就是上班写码,下班玩狼人杀,公司管饭。由于在FLAG大厂,高工资,高房租,高税。
从来都没女朋友,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每半年去1次Las Vegas,一年去摘1次樱桃。
不太躺,也不卷,也没升到Senior,因为心里一直觉得湾区不是为我养老送终的场所。所以在2019年,right before COVID-19,辞职回国了。
在去阿里,去创业,还是去旅行之间纠结,原以为the night is still young, what is the hurry? 结果COVID-19爆发,自从2020年,再也没有踏出国门过。一晃3年过去了。
回顾这将近3年时光,生活彻头彻尾的改变(包括朋友圈子,收入结构等)。在国内3年时间,我学习了很多我在湾区写一辈子代码也不会懂的人情世故,也见识了国内创业公司的形形色色,有真正翻云覆雨的大佬,也有各路牛鬼蛇神。
-baidu 1point3acres
让我慢慢道来。
Part 2 = Life in China
首先是朋友圈子。在湾区的时候,我身边基本没有不会写代码的,饭间聊天从来都是滴滴美团快手头条,某VP,某CTO云云。。。在国内创业圈子没人跟你聊这个,我身边,有倒卖紫砂壶的,有搞信用卡套现的,有为了一个政府基金拨款,陪着领导低三下四的,也有年薪百万,自称成功创业导师,但是抢群里红包从来都是第一名,却从不发的。
当然,真实身价过亿的老板也认识/合作过几个。至少是纸面身价。这种人一般深藏不露,甚至有一点和蔼。跟你聊天不紧不慢的,而且很虚心。记得有一次饭局,侃侃而谈到一半,我中途拿baidu出来搜了一下,才发现对面坐的竟然真的是xxx,真是太糗了。
老美有句话:You are the average of your closest 5 (friends). 要说身边朋友的平均水平,的确是有所下降,所以我的自黑先暂停,说说生活方面。
我出国比较早,所以对回国后所享受的便利的生活,非常无抵抗。尤其是刚回国,去机场打车,睡醒了到目的地,才50块钱。点一盘小杨生煎,才20块钱。按个脚,可以一边唱K一边按,已经不在乎价格了。东北洗浴中心,可以吃喝玩乐一整天。
当然幸福感并不仅仅来自低廉的价格。重庆,随便找一家路边小馆,走进去坐下,整个店只有一个老奶奶经营,随便点,好吃到爆炸。这种幸福感并非来自第一世界体验第三世界的那种居高临下,而是文科生经常会说的那种人间的美好:烟火气。 ..
淘宝的便利性,不用赘述吧。
我曾玩过一段时间装机,Amazon上面200刀的midtower ATX case,在咸鱼上,200人民币你买不到吃亏买不到上当,还开车送到你家门口。淘汰款的CPU,跟不要钱一样,我就买过50块钱的CPU,至今用的好好的(做服务器用)。我还买过一批银行里淘汰下来的微主机,200多一台,组网玩儿linux机群。平心而论,在DIY方面,美国人非常系统并且有很好的传承,但中国人,真的是把改造,手工,和网购结合起来做到了极致。
当然,国内生活避不开的话题:核酸检测。
. Waral dи,
这3年,不是在做核酸,就是在做核酸的路上。经常因为周末宅了2天,第三天发现出不了门了,然后就得想各种手段,包括但不仅限于:翻围墙、爬栏杆、使用截屏、调暗手机亮度,戴上耳机自信地大步往前走,等。
. ----
记得有一次小区突击式semi-封闭,铁丝网围绕,每个门都有保安把守,小区外面聚集了10几个焦急等待回家的工薪族。保安从亭子里拿出来一把四脚椅子,放在围墙边,跟众人说:“没事儿,你们翻,我们就是来看着铁丝网的。” 说时迟那时快,我一个健步就翻过去了,听保安在我身后喊:“大娘,您岁数大了,还是别了不安全”。. .и
我当时还即兴了一个对子:
“集中力量办大事,实行军事化管理”
“要做人民小棉袄,坚持人性化执政”
横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Part 3 = 高端消费
我也不是那么low的人,毕竟也是吃过洋墨水,岂能整天跟人民群众混在一起(此处是讽刺,勿黑)。
有时候也需要应酬或者装x。国内的攀比气氛非常恶劣:买根本买不起的奢侈品,点天价的菜品只为宴请客人,这种花销,对于我这种没法报销的人来说,是一笔庞大的隐形开支。
.google и
举个栗子,普通夜店一个卡座也就2000块钱,而外国友人喜欢的夜店,就要2万,喝酒另算。国内普通的烤鸭店,人均消费200块,而那2家专注于(keng)外国人的烤鸭店,人均要1000。whole food的天价西兰花要是知道这件事儿,都会惊叹小巫见大巫。-baidu 1point3acres
因为没小孩,没法为大家对比教育和医疗了,实在抱歉。
衣食住行4个方面:住,和行,应该是毫无疑问的比湾区便宜+便捷(爱车一族例外)。衣和食,可以廉价,也可以高的离谱,看个人需求吧。
Part 4 = 国内收入. 1point 3acres
国内的收入是略低于美国的,不过因为是小公司,税也会低一些,不懂的话可以去找国内专业的朋友问一下,我不便讲太多(例如可以搜“灵活用工”,或“小规模”)。. 1point 3acres
我是因为接触到一些海外业务,同时也没绿卡,所以可以避免全球征税。拿到美国gc的朋友就另说了。你们在中美之外的任何国家,开银行账户有时都会困难。
实际上,我身边年薪超过百万人民币的,凡是在大厂,都是无法避税的,因为公司有很强的incentive 在你身上制造大量的税务缴纳记录,这样政府以后不会找麻烦。而在小厂,或者是自己的企业,基本都有自己的小窍门。如果没有的话,通常很快公司就倒闭了。这就是中国企业家的原罪吧。.google и
如果非要说一个数字的话,这3年在国内的收入大概是在FLAG的50%~90%区间吧(因为我不怎么领工资,也没有双盲对照实验,大概估算的)。
Part 5 = Startup in China
这块水太深,我不想班门弄斧,各路大神老爷们之前的分享已经非常透彻,我只是讲讲我的一点见闻吧。
首先,就是创业人群是各型各色的,技术创业者并不常见。中国很少加州那种west-coast founder特征的人(我不知道这个专业的怎么讲)。
中国创业者的确有一些论资排辈的鄙视链,但是这种人通常喜欢做高管,拿高薪,跟投资人吹水,不喜欢做一把手。真正的CEO,就是愿意承担风险的那个人,通常都不是什么正经出身。这大概跟中国市场环境有关:更versatile,更危险,更不合理。所以中国这边成功的founder通常没有一个模板。而西海岸的很多founder,他们讲话和思考的模式,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baidu 1point3acres
中国还有一种特殊的存在,就是x二代创业,工作的原因接触过一些。这种创业为什么一定会失败,我花了3年才弄明白。我分3点说:1. 很多二代的钱,资源,订单,合作伙伴,等,都不是正常渠道获取的,所以做起来像是在完成领导的任务,积极性不高。2. 二代多数都在躺平或者混夜店,能出来创业,都是那种学习很好又很拼,以卷死其他二代为目的。所以这种人一般不好相处,而且比较独断。你想吧,一位少老爷带着100多号佣人出来创业,能成功吗?3. 依然是以管理家族资产的心态,管理自己的创业公司,忠诚第一重要(最好父亲赏识的人),精英团队第二重要(最好是麦肯锡来的高管),什么?技术实力,第十重要吧。
因为BAT的垄断 + 各种二代公司的存在,国内小公司,小老板的生存情况都不佳。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只有giant和smb,基本没有中型企业,这句话是我听一个大佬说的。
我合作过一些出海类和金融类的项目,认识一些founder。不管是出于收买我的目的也好,还是酒后吐真言也罢,反正逐渐的他们透露给我一些他们的商业机密,真正了解了之后,就像看了魔术揭秘一样:看之前很期待,看了之后觉得,就这破玩意儿?
所以,越来越理解“创业就是修行”这句话。你能挣到的钱,约等于你对这个宇宙一切法则的理解,和对社会运行趋势的推断能力。
. 1point3acres
这部分想说的太多,但很多想法又不成熟,就此打住,用一位好朋的三层小楼做为这部分的结尾。
第一层楼,住着某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互联网人物,他们一起打牌,一起旅行世界。所以这一层,他起名叫“见天地”。
第二层是他的公司,他是做出海的,他的公司特意仿照Google,Facebook装修,希望未来office能开到全世界去。这一层,起名叫做“见众生”。
第三层,我没上去过,他说他也没上去,因为叫做“见自己”。
Final Part
.
曾几何时,我也文艺过一段时间,背着相机跑了好多地方,拍了一大堆照片。. .и
后来发现人间太残酷,我励志要卷死peers,所以去了湾区,过上了共产主义的生活(除了媳妇不给我分配,我感觉我啥都有了)。
后来,回到中国,我渐渐开始审视自己在「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条路上,到底走了多久,还要走多久。
但是,偶尔一个梦醒时刻,还是会突然想起,最后一次去美国,在某个午后走出公司大楼,那熟悉的的树木味道,和那洒满阳光的加州公路。 |
上一篇: 讨论一下中国与美国的内卷程度~下一篇: 带孩子太累了,要不要就为了这个回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