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一亩三分地论坛,查看更多干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账号
x
之前发的帖子 "今天的FOMC会议FED表示可能还是要继续加息" 激起了很多讨论, 想再谈一下这轮衰退周期, 抛砖引玉, 如果能引来专业人士提供更多信息和视角, 楼主也能调整下自己的投资策略. 废话不多说, 先从之前帖子提到的债务开始谈起.
楼主不是专业学金融的, 手里工具和信息源有限, 但是根据朴素的韭菜直觉, 楼主知道个人也好, 公司也好, 负债基本都来源于向商业银行的借贷, 而商业银行又会向中央银行借贷, 所以楼主看国家的整体债务情况都是看央行的资产负债表. 之前帖子已经提到过, 衰退周期其实就是刺破泡沫, 释放债务, 那我们就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开始看.
先看中国这边的:
Snipaste_2023-08-19_12-17-34.png
先说一个比较反直觉的事情, 作为个人来说, 我们的负债是我们向银行借的钱, 我们的资产是用钱买的东西, 但是作为银行, 资产是借出去给别人的钱, 而负债是别人放在银行的钱. 所以看中国的整体社会负债情况其实是看央行的资产里面债权 Claims.
从这张表里面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中国政府没有继续发债, 而其他公司的Claims在今年也在迅速减少, 总的来说央行的Assets从年初开始大幅减少, 社会总体债务开始清偿释放, 经济进入衰退阶段. 这和年初开始到现在的中国经济环境也能对上, 中国经济其实已经进入衰退, 不管是失业率上升还是各种公司破产, 债务重组, 都是这阶段我们会频繁看到的事情. 当然, 这是经济规律的一部分. 如果政府处理得好, 就能进入后面的复苏周期, 处理不好, 台海和南海发生战事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不要觉得这届中国政府不敢打仗, Chinese warship cuts off US Navy ship, marking 2nd military provocation in week - ABC News (go.com), 这是今年6月份, 美国和加拿大军舰穿越台湾海峡时候, 加拿大军舰上士兵拍摄到的画面, 中国军舰横切拦截美国军舰, 其实只要美军舰不减速, 两艘船撞一起, 台海战事就起来了. 就像我之前说的, 政府无法处理内部矛盾的时候通过战争转移成外部矛盾在经济衰退阶段是一个屡试不爽的方法, 何况中国官方还有"维护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复兴"这种牌, 在大陆生活过的人应该知道这张牌打出来, 中国社会的大部分人是赞同的.
这轮中国衰退的起点个人认为开始于这条新闻: 土地出让收入改由税务部门征收-新华网 (xinhuanet.com), 21年6月份的新闻, 地方卖地的钱开始收归中央, 这算是政府主动开始刺破房地产泡沫, 中国的房子之所以一直涨, 在于土地价格一直在上涨, 地方政府卖地给开发商, 开发商开发成楼盘卖给个人消费者, 消费者通过信贷向未来借钱偿还房贷, 地方政府拿着卖地的钱进行投资, 投资产生的各种新兴产业, 公司等又会创造就业岗位, 增加平均工资, 然后消费者手里更有钱, 又能借更多钱, 能负担更高的房价, 地方政府卖的地就更贵, 收入更多, 房价也跟着上涨, 消费者看着自己的房子 (也就是资产) 越来越值钱, 对未来更有信心, 也更敢消费了, 那社会消费也跟着增长. 这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经典"投资-消费"经济循环. 而这个循环不是完美的 (具体原理楼主记不清楚了,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国富论>和<资本论>, 里面有对个循环的优势和弊端的详细论述), 会产生债务的积累, 也就是泡沫, 而现在就是刺破泡沫的时候, 21年6月份的这个政策其实就是从根上断开了这个循环, 土地卖的钱不再属于地方, 那卖出去的钱也不会再随便上涨, 一切服从中央政府调控, 中国的去房地产泡沫也由此开始.
中国这轮经济泡沫和90年代的日本有一些相似之处, 毕竟都是相似的崛起路径, 当时"东京"房地产泡沫比起现在的"北上广深"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后91年日本政府为了戳破泡沫, 直接出台<土地税制改革法>, 戳在了房价的命根子上, 然后房地产泡沫破裂, 但是不幸的是当时的日本央行来了个神操作, 在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同时开始大幅加息, 日元也因为<广场协议>大幅升值, 这单个操作在释放泡沫的时候可能是对的, 但是放一起就等于是病人得了癌症, 在化疗的同时还被强制要求每天高强度健身5小时, 日本国内经济和金融环境瞬间陷入严重通缩, 大片企业和个人都破产, 消费和生产端同时萎靡, 日本"失去的二十年"也由此开始. 不过从目前的中国政府和央行的手段来说, 政府在戳破泡沫的同时估计有了日本的前车之鉴也没有一脚刹车踩到底, 央行顶着RMB的汇率压力依旧开始了降准降息的宽松政策, 估计后面我们会继续看到中国央行的一会儿一脚油门一会儿一脚刹车的操作, 同时政府也会对媒体和舆论管控得更加严格, 毕竟"信心"是经济的一大组成, 直接影响着经济动力中的"消费", 衰退阶段央行和政府必须要互相协调配合, "给群众信心"这种事情其实就是政府的职责范围.
然后我们再看美国这边的情况:
美联储详细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去这里找: Federal Reserve Board - Fed's balance sheet, 但是前面的文章楼主已经解释过其实只看央行的Assets就能看出国内社会债务的大概情况, FED的Assets曲线还挺好找的:
Snipaste_2023-08-19_13-25-25.png
其实可以看出来从疫情以来, 美国社会的负债规模有一个相当大的Jump, 美国到底目前还是世界第一, 要这种举债模式发生在其他国家, 早死了无数次了.
我们也可以从这张图清晰的看出来, 从22年4月份开始, FED也意识到必须要刺破泡沫, 释放债务, 所以开始缩减自己的Assets, 也就是说所谓的"缩表", 不过过程很缓慢, 而且中间在 23/3/9 还碰到了 SVB 事件, 导致FED不得已只能暂停缩表, 甚至重新增加了Assets, 开始观察银行系统状况, 觉得没问题后才重新开始缩表. 不过这个缩表速度, 我个人觉得是有点偏慢的, 而且中间还有interrupt, 这也是为什么通胀一直这么顽固, 以及3月份那波重新扩表, 还导致了美股大盘的重新攀升, 因为投资者又看到了金融环境重新宽松的希望. 我在之前的帖子里面也提到了,由于2024大选的政治因素, 拜登当局估计是不想在2024年选前衰退就来临, 我猜这也是为什么这次美联储缩表速度没以前快的原因,毕竟衰退一来,失业率一上去, 当权政党大概率是要下台的. 大家可以看下08年那次缩表速度, 比起现在这轮要快不少.
但是经济规律就是经济规律, 越拒绝, 拖得越久, 社会受到的伤害就越大. 其他的不说, "通胀死亡螺旋"的标准步骤: 物价上涨=>工人抗议要求增加工资=>公司增加工资, 生产成本提高=>公司转移成本到产品价格=>物价继续上涨, 美国目前已经走到标准的第 2 步了, 如果你关心一下美国社会新闻, 就会发现今年开始, 已经有此起彼伏的工人抗议活动, 比如最近的USPS工人的抗议等等. 通胀拖得越久, 社会经济就会沿着这个链条进入下一步, 而我们现在处于高通胀环境已经超过1年了, 这在美国过去20年里面从未发生过. 我个人认为, FED后面一定会加快缩表进程, 最迟在明年大选之后, 这轮Recession楼主个人认为是无法"软着陆"的, 因为社会负债太高, 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高, 而美国经济目前还没处于历史上最强盛的时候, 债务释放的过程不会比以前更顺利. 不管是FED还是白宫, 后面一定还是被迫要让经济进入衰退过程, 到时候也会面临失业率大幅上升, 企业和金融机构大面积破产, 垃圾债务开始重组消化等等问题.
最后我们作为个人投资者可以做什么? 楼主无法给出什么专业建议, 但是根据楼主的韭菜知识库来说, 一个经济常识是在经济衰退里面, 黄金, 短期债券, 必需消费品, 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算是避险的资产. 作为抛砖引玉里面的那块砖, 希望能得到更多的专业观点. 但愿中美都能和平地走出这轮衰退.
补充内容 (2023-08-20 06:07 +08:00):
楼主把中国的情况放在美国之前, 是因为在"去泡沫"这件事上, 中国走在美国前面, 中国市场发生的事情, 大概率也会发生在美国市场, 就像今年美国的1月份科技公司大裁员一样, 同样的事情早在中国科技公司就发生了. 中美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 全球资本市场是一体的, 作为全球资本市场的重要玩家, 不存在一个出事另一个安然无恙的情况. 这论坛里面能看到这篇文章的大概率都和我一样, 都是市场里面的普通韭菜, 那普通韭菜在面对可见的衰退阶段时候该如何尽可能让资产不缩水, 甚至有所增加, 楼主觉得这件事本来就很值得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