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一亩三分地论坛,查看更多干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账号
x
最近掀起一股装逼文体的新热潮,在不经意的抱怨间流露出贵族式的烦恼和炫耀,被称作:凡尔赛文学。本文只是罗列和总结所看到的几篇论文中的观点,无意于表达自己对这种现象的评价。当我用一个指头指向别人,好像其他指头都在指向自己。笔者此刻又何尝不是在炫耀。
英文中与“凡尔赛”相近的一个词大概是humblebragging: bragging masked by a complaint or humility 假装抱怨或谦虚的炫耀。很多人认为humblebragging是一种自我展示的策略,甚至被当成治疗性格自卑的良药,笔者都不免有跃跃欲试的冲动。 但秉承“知识就是力量”的信念, 笔者进行了一番文献调研。
毫无疑问,自我展示是非常重要的社交技能,在纷纷繁杂的当代社会尤其重要,渗透进工作面试,交友,晋升等生活的各方面。人们希望通过自我展示来向别人传递一个良好积极的印象。从亚里士多德到戈夫曼,早就意识到正确的自我展示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满足,自信度,自尊感等积极的情绪。在众多自我展示策略中,很多人认为humblebragging是一种有效的方式。真的是这样吗?
是直接吹还是走套路?
调查和试验结果却表明humblebragging经常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backfire)。Humblebragging忽略了社会评价中另一个重要的因素:真诚。某种意义上真诚甚至在社会交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humblebragging显得没有诚意,往往会给人负面的印象。有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表明humblebragging的效果还不如直接自我炫耀(bragging),也不如真诚的抱怨。抱怨式的humblebragging比自谦式的humblebragging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另一项研究同样表明humblebragging不会比直接炫耀更受人喜爱,相反直接炫耀还能赢得更多的尊重,特别是对于男性。而女性如果采用抱怨式的humblebragging会比男性得到更多的尊重但也不会被喜欢。但也有研究表明在工作面试过程中,humblebragging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没诚意)并不会影响是否被录用的决定。也有研究表明humblebragging被人接受的程度也可能与人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有关。(王健林说先定个小目标,貌似也不那么让人讨厌,而微博低调炫富的网红却没被普遍接受。) Humblebragging的效果也与受众有关,如果发生在朋友之间的,也可能不会产生较明显的负面影响。
为什么凡尔赛体会流行?
人生而渴望被喜爱和尊重。但很难同时拥有两者。人们早就意识到谦虚和适当的抱怨能激发别人对自己的关爱,而通过自我夸耀展示自己的能力从而得到更多的尊重。Humblebragging的初衷大概是想找到这么一个微妙的平衡点(sweetspot)。人们相信Humblebragging既能突出自己的优秀和能力又能通过一点点自谦或者抱怨增加好感度。凡尔赛体的流行也说明人们认为这样是有效的。
哪些品质能给人良好的印象?
心理学研究强调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善良(benevolence),愿意帮助别人。二是自身能力与技能。三是气节(integrity),也包括一个人是否真诚。而humblebragging之所以会事与愿违就是因为被认为做作不真诚而引起反感。
对凡尔赛人自己是否有积极的影响呢?
之前的研究都是关注凡尔赛体被人接受的程度,而凡尔赛是否能提高humblebraggers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还有待证实。自我吹嘘(bragging),尽管也普遍得不到大众的认可,确实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PS: 除了有可能引起人反感之外,自我吹嘘者也会被人想当然的认为已经展示了所有的能力。如果某人不自我吹捧却无意中显露了某些能力,人们反而普遍会认为此人一定还有其他优势能力没有显露,从而留下更好的映像。真正会自我推销的大师,从不会自我吹嘘,他们会让别人(wing-man)替自己推销。夏洛特有华生,蝙蝠侠有罗宾,简班纳特有伊丽莎白班纳特。所以伙伴们,想要不露痕迹的表现自己,找到一个或一群懂你的捧哏很重要。
参考文献:
Sezer, O., Gino, F., & Norton, M. I. (2018). Humblebragging: A distinct—and ineffective—self-presentation strateg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4(1), 52.
Chen, F., Liu, S. Q., & Mattila, A. S. (2020). Bragging and humblebragging in online review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80, 102849.
Vranka, M., Becková, A., & Houdek, P. (2017). Is Humblebragging an Effective Impression Management Tactic in a Job Interview?.
Doty, K. (2019). Humble-bragging as a self presentation strategy. Proceedings for Mediated Minds, 2(2).
Alfano, M., & Robinson, B. (2014). Bragging. Thought: A Journal of Philosophy, 3(4), 263-272.
Scopelliti, I., Loewenstein, G., & Vosgerau, J. (2015). You call it “Self-Exuberance”; I call it “Bragging” miscalibrated predictions of emotional responses to self-promo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6(6), 903-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