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农民

- 积分
- 672
- 学分
- 个
- 大米
- 颗
- 鳄梨
- 个
- 水井
- 尺
- 蓝莓
- 颗
- 萝卜
- 根
- 小米
- 粒
- UID
- 107637
- 注册时间
- 2014-1-1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好友
- 收听
- 听众
- 日志
- 相册
- 帖子
- 主题
- 分享
- 精华
|
本楼: |
👍
95% (42)
|
|
4% (2)
👎
|
全局: |
👍 80% (349) |
|
19% (85) 👎 |
这位妈妈或者爸爸您好,
首先我要对您关注到我的帖子并肯花宝贵时间给予回复表示感谢。
我回访了您的主帖,您的学术经历和专业领域都让我望尘莫及,表示佩服。我也看了您的一些回复,在政治观点上跟您能产生共鸣我觉得这还挺难得的。但是关于地里年轻孩子情感方面的回复,恕我略提一点点建议,如有冒犯还望谅解。
作为一个成年过来人、特别是知识底蕴丰厚的成年人,给出的评价和建议,很可能较之同龄孩子给出的建议更能影响到这个处于困惑中的孩子,您的建议很可能影响到这个孩子的决策、从而可能会影响到这个孩子的一生,因此评论建议还是慎重为好。我一直以来告诫自己,在不能完全了解事情来龙去脉的情况下不去给别人的情感开处方。那么一个帖子真能让我们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吗,我认为不排除有时可能是楼主一时冲动下的牢骚、有时可能情急之下词不达意、有时可能是一面之辞、有时可能拘于时间和篇幅未能尽述……您觉得呢?
回到您对我的回复,在我看来您评论“我很难处”有些武断了,仅凭一个帖子就能识透一个人吗,我感到有些委屈。
稍微为自己辩解一下,疫情下孩子独居一室一整年,期间有工作变动独自跨洲搬家、有情感失落独自消化、有生病独自扛过…而这种状况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我觉得这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也是极大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我承认作为母亲我慌了,希望孩子能积极找到一个知冷暖、共进退、相互陪伴、彼此照顾的伴侣的愿望被提前和放大了。无论如何,孩子大了,父母少插手是正确的,我明白,出于爱并不是无边界插手的理由。
再,我可能无法认同您的“我不会把女儿”,这个“把”字本质上不正是父母干涉的意思吗。如果您换个说法“我会建议女儿”,结合您的回复所要表达的观点,您就不会有自相矛盾之嫌了您觉得呢……
当然了,发帖和回复也不是写论文,谁也不会这么严谨也是情理之中,我也不怪您,权当探讨吧。
同时,我也借楼再次感谢大家,每个人的回复我都看了,绝大部分都是处于好意,尽管有的措辞也令我有些伤心,我都把它理解为良药苦口吧。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