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23| 回复: 3
收起左侧

[基金] 过去40年,有越来越多基金经理,都在玩“伪指数基金”

 
Rosseta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楼:   👍  7
100%
0%
0   👎
全局:   6320
88%
12%
858

注册一亩三分地论坛,查看更多干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账号

x
转贴自  https://weibo.com/6296239479/Kb1LffoqO


波咕鸡
张潇雨(对冲基金管理人,前高盛股票分析师)在他的付费课程里,说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欧美在过去的40年里,有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都在玩“伪指数基金”(Closet Index Fund)的游戏——就是他将募来资本中的绝大多数,都买了比如“标普500”这样的指数,另外只做一点点小的改动,使得自己与指数基金不完全一致,以显示自己付出了智力劳动。

这种“伪基金”的收费很高,相比起你直接买指数基金,成本差了5-10倍。相当于散户们花了很大的价钱,买了一个假的“主动基金”。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被“白白收割了”。

张潇雨表示,这在行业内不算是什么秘密。因为基金经理如果真的一通操作,大概率会败给市场,还不如直接买指数更稳定。但他要挣客户的钱,肯定不能建议客户自己去买指数;更不能全部直接买指数(那他在客户眼里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所以最终的权衡方案,就是花哨地包装一下,制造一个Closet Index Fund(躲在柜子里的指数基金),凭空“吸血”,赚取管理费。

这个现象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信息差”和“能力差”之间的辩证关系。

“专业的人一定比业余的人要强”——这是理解的第一层

“专业的不一定比业余的强。他最大的优势,是知道一些,业余的人不知道的信息”——这是理解的第二层

现在我更深一层的理解是:他能知道那个信息——是一种能力;能阻隔信息传播,使别人不知道真正的信息——又是一种能力;最终让我只知道“他想让我知道的那部分信息”——这还是一种能力

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有它“之所以能存在”的理由。暂时放下“道德”滤镜,能帮助我们看到更多真实而深刻的原理。


评分

参与人数 2大米 +2 收起 理由
Metriculation + 1 赞一个
whdawn + 1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Applovin 今天 IPO 上市,大家怎么看?
下一篇:烦请论坛大神分析一下最近美股上涨的动力
本楼:   👍  1
100%
0%
0   👎
全局:   421
81%
19%
98
是的,是我之后非常想聊的一个话题,基金经理赚的又不是炒股的钱,没必要花那个心思去帮你盈利,华尔街之狼里不是说的很清楚了么,基金经理就是把客户的钱放到自己口袋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木瓜是瓜木 2021-4-15 18: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楼:   👍  0
0%
0%
0   👎
全局:   30
94%
6%
2
因为bft等等大佬的宣传吧,很多人就入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jiang99 2021-4-15 21:32:33 来自APP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楼:   👍  0
0%
0%
0   👎
全局:   51
100%
0%
0
其实是performance机制的问题,基金经理全都要和benchmark比,买index就变成了最好的方法。不过好的基金还是有的,可以参考fidelity的一些大佬们(Joe Tillinghast和William Dandoff)。最屌的人还是可以连续十几年outperfor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隐私提醒:
  • ☑ 禁止发布广告,拉群,贴个人联系方式:找人请去🔗同学同事飞友,拉群请去🔗拉群结伴,广告请去🔗跳蚤市场,和 🔗租房广告|找室友
  • ☑ 论坛内容在发帖 30 分钟内可以编辑,过后则不能删帖。为防止被骚扰甚至人肉,不要公开留微信等联系方式,如有需求请以论坛私信方式发送。
  • ☑ 干货版块可免费使用 🔗超级匿名:面经(美国面经、中国面经、数科面经、PM面经),抖包袱(美国、中国)和录取汇报、定位选校版
  • ☑ 查阅全站 🔗各种匿名方法

本版积分规则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