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农民
- 积分
- 1472
- 大米
- 颗
- 鳄梨
- 个
- 水井
- 尺
- 蓝莓
- 颗
- 萝卜
- 根
- 小米
- 粒
- 学分
- 个
- 注册时间
- 2015-11-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楼: |
👍
97% (218)
|
|
2% (6)
👎
|
全局: |
👍 97% (801) |
|
2% (19) 👎 |
注册一亩三分地论坛,查看更多干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账号
x
写在前面
在地里时常看到关于是否回国发展的讨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得到的结论也大相径庭。有很喜欢美国和国内环境势不两立的,有海归之后拥抱丰富多彩生活的。说实话,我自己也曾经纠结,尤其是在工作之后由于身份问题和疫情一直没有回国,有时候想象着在国内平行世界的自己,是否会过得更好,更快乐。这次请了长假回国看看,想分享一些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回馈地理。深夜时差还没有倒过来,正好码字hhh 语文不好多见谅. Waral dи,
首先介绍一下自己的背景,国内北方十八线小城出身,比较幸运能来到美国读硕士,毕业之后在湾区某大厂工作,目前已经拿到绿卡。年近30,单身无家庭。父母是和睦家庭,只有我一个独生子。. Χ
我不能说自己的想法很严谨,很聪明,适用于所有人,也可能在之后遇到了更多的人生经历之后有所改变,但是接下来分享的,确实是我当下最直接最深刻的感受。总结来说,这次回国破灭了我对国内小城市的幻想,印证了我对国内大城市的好感,以及对湾区的生活优缺点产生了重新的审视,有惊讶,也有预料之中。我会把自己当前的选择和todo写在最后,也欢迎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和经历~
. 1point 3 acres
国内小城市
朋友说我是个怀旧的人。我觉得自己对童年,对回忆中的事物往往有强大滤镜,比如也会经常去youtube搜一些童年生活之类的。虽然我相信来湾区工作的人,都是成长过程中挺卷的人,但我心中一直有一种对边陲小城安逸生活的向往,离父母还有曾经的同学们住的很近,在城市内散步,悠闲地工作、生活,享受人际关系的便利,低廉的物价和美食。然而这次回国,让我看到了家乡的种种缺点,这种生活模式从根本上是不适合自己的。虽然也没想过会回家发展,但是由于感受太深还是想写出来。. ----
- 人民素质和办事效率:首先,让我深深不适应的是国内人与人的冷漠和敌意。可能是由于国内人多,资源少,仿佛人人都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别人争夺。举个例子,我在国内会不自觉认为后来的人就是要插队,所以必须打起精神提防起来,这样真的很累。虽然有心里准备,但更让我震惊的是小城市政府工作人员和医疗人员很差的态度,欺软怕硬,消极怠工,看所有人都如同自己的仇人,不是大喊大叫人格侮辱,就是不理不睬。回家之后,自己的脾气肉眼可见变差。只要这一个理由,就足以让我离开自己家乡十万八千里了。另外,银行等服务行业在小城市也存在非常不专业和不按流程办事等问题。可能我平时也是一个比较“端着”的人,我希望享受的是西装革履的职员耐心处理问题,而不是好像到别人家里一样,银行职员互为亲戚还在带孩子,见到我像来了串门的客人一样拉家常和胡搞。
- 医疗:抛开之前说的态度问题,捧国内医疗的人常常说国内看病便宜,效率高,并且由于大夫能接触到更多病人,所以医术会高一点。然而从我的角度,即使这些在大城市适用,在我们这种十八线小城也存在巨大的问题。首先是优秀医生的外流,不会留在我们这里;其次医院人流实在太大,每个人被分配到的医疗资源是极少的。比如我的眼睛一直有点问题想在国内也检查一下,我发现除去漫长的检查项目和等待时间,全程医生在我身上的时间不过几十秒,就草草应付了事,和美国这种繁琐到“不必要”的看病流程大相径庭。ps:前面有个大娘眼睛有点睁不开,也被医生直接赶走了。。。不管她是不是真的有问题,这种处理方式真的。。。而且小的时候被强行喝了一些无功无过的中药,导致我也不是很相信这些东西,比较抵触。
- 父母、人脉关系:虽然我是一个挺感性的人,和父母的关系也很好(刚回家几天甚至梦到和父母分别而爆哭过hh)但是我逐渐发现,我真的不是一个能安心在父母身边的人,相反是一个真心喜欢独立喜欢闯一点的人。我会竭尽全力赡养父母,只是说很多国内很多人真的就生活在父母规定的框架里面,从上学到工作到结婚生子,会觉得很不自由。另外小城市无论是上学、看病、买房甚至一些很小的事情都需要托关系找人,都需要看人眼色,可能真的更适合人际关系上游刃有余并且以此为乐的人。我自己认为自己是很喜欢人际关系,很喜欢热闹的人,但是国内见了朋友,见识到了国内需要的情商和明察秋毫的能力,发现自己想在国内混确实是太菜了。
- 饮食和娱乐:这次比较意外失望的是家乡的饮食,相对于大城市,明显感觉饭店的不如想象中那么好吃。可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记得回家之前夸下海口,这条街我要从一头吃到另一头,结果过了两周就哪里也不想去只想在家喝粥了。
- 气候、生活环境:冬天冷,城市的空气和饮食都存在污染,交通秩序严重混乱。
国内北上广深
这次回国对大城市的印象很好(北京+广州),因为是休假旅游,完全不需要考虑工作买房教育子女等严肃的问题,外加上美金的汇率优势,所以可以说是很好的体验。另外大城市很好规避了之前小城市的种种缺点,正如地里大家所说,如果是家境优渥喜欢躺平的生活(我也喜欢,谁不喜欢),回国一线城市应该是比较好的选择。
- 饮食和娱乐:在湾区待久了,去个纽约LA温哥华就能满足的人,是无法想想国内极其丰富的娱乐和美食的。任何一个商场都有无限的好东西,新奇的好玩意,街上随手指一家就是好吃的饭店,而且往往还是24h营业!这次比较特别的体验是玩了几次国内的密室逃脱,不同的主题和玩法就如同百老汇看show一样,绝对的物超所值。相比在美国乏味的生活,年轻人在国内确实能找到更多好玩的东西。而且由于国内人的收入水平有高有低,无论你处于哪个阶层,总有相应的饮食和娱乐方式。回到湾区之后uber eats点了个pizza发现单单是税+外送费之类的就要20刀,这种落差感真是。。。
- 城市生活:因人而异,个人很喜欢人很多的川流不息的感觉,以及城市营造出的那种高楼大厦高端的感觉,想象一下出门就是大商场,还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广州塔,湾区出门是。。。另外,国内打车,公共交通等干净又便宜
- 人际关系、个人成就感:在国内,有丰富的来自不同行业的人,确实会比价值观单一的湾区更加有趣。这次回国听到了一句话,”在湾区生活的人都是演员,这里缺少观众“。有时候不同行业的人和不同阶层的人更容易看到彼此的优点,另外我相信湾区的人至少作为高学历良好教育的人,即使在国内不受欣赏,但也应该不会太吃瘪,这种情况一定程度激发个人的成就感。说实话,我来到湾区真的接触了太多比自己优秀的人,其实是越来越不自信的;身边也有人有心理问题,感觉生活有来自别人的重重压力。
.google и
美国湾区
从国内休假回来,再次来到熟悉的家里和公司,开车奔驰在熟悉的101上,去熟悉的米线店,打开电视YouTube,有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这次假期,仿佛洗刷了我在湾区生活的麻木,让我重新看看自己现在的生活,喜欢的地方和不喜欢的地方。
- 天气:对我来说,这点可能世界范围内没有城市和美国加州能相比。
- 工作环境、薪酬、个人发展:虽然没有直接经历国内的职场,接触了很多国内工作的人,了解到国内工作确实薪资比美国低,压力更大,而且工作时长比较高,也存在35岁被优化等问题。也曾经幻想过自己的能力是不是在国内能有更大的发展,但是既然美国的职场相对难度更低些,目前不敢说在美国这边有什么成就,所以应该是完全卷不过国内的人。如果自己真的想在国内发展,至少应该努力,在美国就发掘出自己的潜力,并且在国内积极找寻一些机会,而不是在这里YY
- 饮食和娱乐:人总是看到自己没有拥有的东西,如果我生活在国内,我应该会羡慕在美国的自己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去不同的城市和国家旅行。饮食方面湾区相比其他地方已经足够好了,而且即使生活在国内也不可能过天天胡吃海塞的生活。
- 成立家庭:这点是最矛盾的,虽然在国内找对象会更容易,但是经过一些深入了解,会发现国内很多人的三观和自己是不匹配的。如果要自己选择,可能还是会和与自己背景类似的人相处更愉快
- 人际关系,生活节奏:在湾区省去了和三教九流打交道的疲惫,有一圈知心朋友足矣
写在最后
对我而言,可能国内适合旅游随心所欲地玩,美国更适合安安稳稳工作,在家庭和事业方面发展自己吧。如果我还特别年轻,22-25岁,我可能会选择在国内追求所谓更丰富的生活。然而人生是不会所有好事都占尽的,如果一开始在国内,我我可能会因为失去出国机会绿卡的机会而后悔,我可能早早结婚步入家庭而根本没有享受到所谓的娱乐,我可能在事业上非常繁忙精疲力竭等等等等。我发现自己一直在抱怨,不付出努力,幻想只是因为选择的不同,自己的另一个人生道路会飞黄腾达,拥有一切。有时候应该做的,不是胡思乱想,而是珍惜现在自己已经是比较顺利的道路,做好自己本该做的,却被胡乱抛弃的事情。 |
上一篇: 年薪多少万你才愿意回国?下一篇: 求建议!!! 2023量化金融硕士毕业生留美还是回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