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何去和项目导师套磁。这个是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问题包括:套磁邮件怎么写,要不要附上简历。(我这里要说明,这仅仅是我个人的preference。) 套磁信其实在我看来,就是一个自我介绍/推荐信,作用大概就是向导师推荐自己。我的个人经验是,陶瓷信作用非常小,很多时候我个人是不会回复,除非看到自己熟悉的大学背景或者导师学生,我会礼貌性的回复让他可以看一下我的博士岗位。据我的观察,我的同事和合作者,大都也是这样。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每天我的邮箱会收到数不清的邮件,要特意去点开看我了解人的邮件是非常耗时的,而且很多时候学生用的邮箱也是千奇百怪,更何况有些学生的套餐信还会attach一个word文档/pdf文件,这个还有中毒的风险。对于我而言,只有在我开始要招学生了,才开始去筛选履历,会稍微注意一下邮件。所以对于我来说,套磁邮件并不是必须,当然,这个仅仅是我的个人观点。. 1point3acres.com
. From 1point 3acres bbs
3:推荐信有没有用。对我来说,在几个candidiates的背景和水平都不相上下的时候,推荐信是非常有用的,当然,如果是来自我熟悉的作者的话,我也会比较重视推荐信。类似的,我也帮以前的学生写过推荐信,对方导师在最后决定前有联系我,我也给了一些我的反馈。所以我会说,推荐信很重要,尤其是申请海外博士的时候,海外导师/有海外经历的导师推荐信会相比较更有说服力。.1point3acres
4:关于萝卜坑的问题。这个也是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之一。这里其实要稍微说明一下,欧洲岗位制的博士招聘,其实是非常risky的。对于funding来说,如果老师招错了学生,成本很大,尤其是如果学生中途退学,这样的这个项目的目标会非常难达成。所以,这就会趋势老师,会更加愿意招自己熟悉的学生,最好的一个途径就是本校,或者自己熟悉的老师/同事推荐,这样就会给其他申请学生感觉是陪跑。当然,我个人并不赞成萝卜坑的情况,但确实很普遍。我个人的建议是,无论是不是萝卜坑,都努力去申请,即使最后陪跑了,也算是过了一遍经历,尤其是面试,算是准备了一次面试。move on and prepare for the next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