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913| 回复: 45
收起左侧

[申请总结] 读博,你真的想好了吗?

    |只看干货
本楼: 👍   91% (34)
 
 
8% (3)   👎
全局: 👍   81% (266)
 
 
18% (60)    👎

注册一亩三分地论坛,查看更多干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账号

x
[b][b]读博,你真的想好了吗?[/b][/b]Readme
又到了一年申请季出结果的时刻,作为 24 Fall 主力军的一员,我从 11 月起不断关注着自己院系(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和各路好友的申请结果,直到最近他们的申请季结束。总有人说不必关心这些糟心的事情,毕竟申请的玄学成分居多,而且不同年份的差异也极大。话虽不假,然而前车之覆,后之殷鉴。相信玄学因素,笃定用脚投票绝这么多年来我一贯嗤之以鼻。虽然很多当下孜孜以求的事情若干年后总是显得机不如舍。然而,当我还能做出选择和改变时,还是要尽力去思索考量,因此我从 23 Fall 的申请结果中得出非常多的启发,这样的启发并非是为了申请本身,而更多是关于读博这个选择,甚至是人生一辈子做选择的原则。
于是,我为这篇公开的博文取名为《[b]读博,你真的想好了吗?》,[/b]相信很多读者都知道它的同名篇目——张焕晨老师在知乎上的知名劝退文。虽然张焕晨老师的文章有卷王嫌疑——
带着这种不成卷王便是 loser 的心态,干什么都会很痛苦 — 不仅仅是读博士。也许作者本身是出于好意,但是文章里只体现了极度单一 + 扭曲的价值观和成功标准。读博和入其他行业一样,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活法。955 的 PhD 甚至教授都有大把,自己开心就好。体验两年觉得不适合的话 quit 就是了,别把这个搞成什么大不了的事儿。说句不客气的,很多博士生最终想不开,很大程度都是自己/周围人/导师这种一根筋的价值观导致的。
然而,非常惭愧的是,我本人至今为止(甚至在可预见的未来)都非常符合张焕晨老师这篇文章体现出的“单一”价值观。于是,我希望在张焕晨老师的基础上继续讨论这个话题。
想赚钱,千万不要读博
张焕晨老师谈到,如果你并不热爱科研,千万千万不要读博。
这个道理听着稀疏平常,然而我对此的理解需要更加明确:如果在赚钱和科研中,你不能坚定地选择后者,那么千万不要读博。这时候就有人反驳,读博和赚钱又不矛盾,为什么非得二选一才去读博。的确,读博和赚钱不矛盾,但是这当中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必须要慎重考虑——我们衡量的不是“读博”和“赚钱”是否矛盾,而是“现在选择读博”和“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毕业后赚钱”是否矛盾。时间——五年左右的时间——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五年意味着什么呢?我经常向我的朋友举例子,10 年前清华最火热的专业是建筑和土木,5 年前是经管,现在是计算机。然而,本科入学到博士毕业,基本就是 9 年时间,可以思考下,9 年前拿着非常优秀的成绩进入清华选择了建筑或是土木的同学,如今面对的就业市场如何?推己及人,现在拿着优秀成绩入围了计算机这个行业的人们,9 年后面对的就业市场如何?完全无法预测。
从悲观的角度讲,这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政策等等因素的共同作用,10 年前大火的土木行业今天如何不言多说(这里向学习土木工程和建筑行业的同学致歉,我本人是非常反感鄙视链思维的,然而凡事皆要有所比较是东亚文化的基因),同样想想现在的计算机行业,只能说不寒而栗。
当然,从客观的角度讲,对于成熟的工业社会,工业人口的数目和社会迭代速度成反比。中国社会有着 10 亿量级的工业人口,这也带来了全世界最快的社会迭代速度。在中国,每 5 年社会几乎会翻然一新。我们可以想想,5 年前你还在使用什么手机,你上街购物是否会携带纸币?与此相比,美国社会有 3 亿工业人口,社会迭代的速度相比国内会缓慢许多,而日本的社会迭代速度更不必多说。总之,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非常迅速,以年为单位的时间对于一个行业的影响远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深远。与此同时,我在 3 年前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了计算机行业,然而等我本科毕业时计算机是否还如同那时一般兴盛,现在基本也得出了结论——并不是。诚然现在计算机行业相较 19 年自然是有所倒退的,从裁员到内卷成灾大家都有目共睹。然而,总有人说“计算机就业环境都这么糟糕了,那么其他行业只能更糟糕”。对于这种想法,我认为是不负责任的,因为他默认了“计算机行业的就业一定优于其他行业”,然而,为什么计算机行业一定是天选之子呢?如果搬出“二战后,半导体相关产业是推动生产力进步最主要的动力”来解释,我认为是欠妥的,这是在用结果来解释原因。
正如我前文叙述过的那样——我一贯反感鄙视链的想法,任何行业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并非是因为我故作清高,非要标榜自身的道德水平,而是因为这是客观事实。站在工业社会的高速迭代更新下,任何行业每隔 10 年来一次天翻地覆,绝对不是儿戏。
我这样的论述似乎是陷入了一种悲观主义,认为一切当下的选择都是错误的,因为时间会摧毁一切。我承认这一潜在的叙述逻辑,然而我更想指出——既然社会在天翻地覆,那么必然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假设人一生工作 30 年,那么经历一两次行业高潮和行业低谷几乎是必然。一直在一个行业深耕也有一定概率取得成就并且过上富足的生活,然而具体是多久完全不可料见。我所从事的深度学习领域也许就是一大明证。稍微了解深度学习学科史的人都明白,深度学习这门学科从诞生以来经历过数次寒冬,而本轮兴起也是从 10 年前开始的。10 年前 IT 行业从收入上算是中游,而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行业里也只是不愠不火。然而,10 年后深度学习取得的成就和从业者的收入水平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所以,回到一部分的开始,我明确提出我的观点——
如果某个行业现在收入丰厚,而你不能在读博和立刻赚钱中坚定选择前者,那么不要来赌这个行业在你毕业后还能维持现在的高薪。因为工业社会的发展就决定了 5 年左右的时间会根本性改变任何一个学科。
更好的学校?
如果你能够坚持用 5 年时间来下注,选择了博士这条路,那么又该选择什么方向呢?这也是我所苦苦思索的问题,毕竟我也只是一个大三中期喜欢胡思乱想的本科生而已。然而,这个问题对我造成的困扰非常之大。这源于我观察到的现象——深度学习方向的博士申请究极内卷,相比计算机其他领域,更加难于申请到好的学校。因此,我是否该选择不同的方向,然后申请到一个更好的学校呢?
当我理性时,我的结论是——一定不要这么做。更准确的说,一定不要为了“更好的学校”而这么做。这里就得论述大学和中学的本质不同——大学是专业化教育,而中学是通识教育。对于通识教育而言,更好的学校基本意味着更好的出路;然而对于专业教育,更好的学校绝对不意味着更好的出路,因为专业在你的出路里有着更加显著的影响。(我没有考虑选调从政等等和专业关系不大的行业)
这里可以举个详细的例子,在我读本科的三年里,无数次听人穷尽言辞来抨击强基计划。非常多优秀的同学通过强基计划进入了清华,而后大学生活却常常充斥着极度的焦虑。为何如此呢?一方面是专业前景的问题,前文已经分析过了。而另一方面的原因我认为是“高中生认为清华大学一定意味着更好的出路,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众多同学向我哭诉当初就该去 xx 大学学习 xx 专业,而不是选择强基计划。我非常理解他们的想法,也能感同身受,因为我可能是幸运的,用脚投票选择了计算机专业,还相对喜欢,但是很多同学没有我这样的幸运。
不过,理解归理解,我也只能感到遗憾,甚至觉得这种事情是不可避免的,因为高中生如果没有非常好的引路人,不可能意识到“专业比起学校对人的影响更大”。然而,我如今已经到了本科高年级,需要选择是否读博了。今天的我如果选择了为了更好的学校而选择一个更容易申请的方向,不就是重蹈他人的不幸么?
我很幸运,我选择的深度学习领域首先我是喜欢的,我也愿意为了这个领域而赌上未来 5 年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我不能确保转换方向是否还能喜欢新的方向并且也能做出一些成果。所以,我还是笃定了继续从事我当前喜欢的深度学习领域,虽然这听上去是保守主义思想,然而我笃定了自己有坚定 10 年的想法,保守主义不愿意去改变也是我能接受的。更重要的是,愿赌服输,落子无悔
谈到这里,我便想要进一步讨论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区别。我一向抨击贵系(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本科教学,实际上在我抽样有全年级 1 / 4 以上的人眼中,没有一人赞同贵系的本科教育思想。除开我非常反感的多快好省思想作祟,我也非常厌恶贵系的通识教育思想。关于多快好省思想,我不愿细说,多说有辱系格,但我想进一步讨论通识教育思想。
这时候,肯定有人好奇,我都选择了计算机系了,这哪里通识教育了。然而,我不得不指出,正如我若干课程的助教们阐述的那样——贵系的本科教育思想在于为学习提供计算机通识教育。贵系拥有着超过 200 人的体量,然而教学本身并没有任何分流。我们的必修课从数理基础一路到人工智能和体系结构,并且各个方面老师都希望我们能够有所作为。这样的通识教育,坏处是让我感到心累,实在是无力学习如此多的系统课程;然而,换个方向思考,通识教育也从某个角度提高了我在计算机行业内的底线,让我没法赌在某个方向上,避免这个方向的寒冬摧毁我的计算机生涯。
总结
Anyway,这就是 23 Fall 申请对我的启发,算做对张老师的深度好文的狗尾续貂。。容我稍作总结:
  • 读博衡量的不是“读博”和“赚钱”是否矛盾,而是“现在选择读博”和“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毕业后赚钱”是否矛盾
  • 行业周期是无法避免的,一定要思索是否愿意为某个行业下注五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如果不愿意,毕业后去挣钱是不二的选择
  •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深耕某个领域在工业社会绝对能够养家糊口,而在可预见的时间内赶上行业的新潮也很有可能
  • 通识教育能够提升人的下线,然而大学基本是专业教育,因而好专业比起一个好学校可能更加重要
  • 一个专业是否好不取决于当下是否能收入丰厚,而取决于你是否擅长且热爱
[size=0em]

评分

参与人数 7大米 +110 收起 理由
QueenieV + 5 欢迎分享你知道的情况,会给更多积分奖励!
admin + 100 谢谢分享
Kaivan + 1 给你点个赞!
roybobo + 1 给你点个赞!
BaiAVAR + 1 很有用的信息!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23fall WUSTL MISM 面经
下一篇:NYU Tandon
本楼: 👍   100% (49)
 
 
0% (0)   👎
全局: 👍   86% (1486)
 
 
13% (228)    👎
斗胆给出点不一样的看法。读博为了科研而不是赚钱是很对的。道理是这个道理。但说如果更喜欢赚钱而不是科研就一定不要读博,就有点过于绝对了。

这个结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成立。但有些专业有硬性博士门槛。比如医生,这和你爱赚钱或科研没关系。你想当医生就一定得是MD。再比如法学,外国人想在美国留下来就几乎一定得是JD,LLM很难(道听途说,如果说错还请见谅)。再比如药厂,很多岗位只招博士。读生统的很多人想去药厂就只能读博。当然怀揣着功利心去读博肯定是不好的。但有些现实门槛你没得选,博士就是入场券。再比如一些人工智能领域的大神,mit斯坦福伯克利加州理工这种水平的phd。人家可能不一定有多热爱科研,可能也想赚钱。但人家就是天才,能轻轻松松把博读了然后毕业之后还能年入百万。

我个人对这句话的改编是,如果你不是真正热爱这个行业,对这个专业的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你就不要读博。(与想不想赚钱无关)你可以想去赚钱(比如某些行业读完博士之后收入会比没有博士高很多),但要确定1.你是否喜欢科研,至少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感兴趣。2.你是否真正想要以后一直从事这个专业(不论医生,律师,人工智能,甚至生化环材)。如果你愿意深耕这个行业,那我觉得读博就是值得的。因为这你需要对这个行业有更多的学习。如果你读了个MD,PhD出来后,又觉得没意思,不赚钱,还不如转码呢。那你读博肯定就是错的。如果你坚定的想从事你这个专业,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作为你一生的追求。哪怕奔着赚钱的因素,我认为读博也是值得的。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前本科生就足够了,真正想搞研究的人才读研究生。后来本科生烂大街了,大家都得去读个研究生才行。再之后某些专业会不会越来越卷,研究生都找不到工作了,得博士生才行呢?这也说不好。所以我认为用你是否热爱这一专业,确定想在这个专业有所建树,作为衡量标准,可能比你是否想赚钱更准确。

评分

参与人数 4大米 +23 收起 理由
Valder_3 + 1 很有用的信息!
生蚝来十个 + 1 赞一个
oohyurii + 1 赞一个
admin + 20 很有用的信息!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GFan 2023-2-12 05:12:40 来自APP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楼: 👍   100% (33)
 
 
0% (0)   👎
全局: 👍   88% (2225)
 
 
11% (295)    👎
现在的年轻人爹味太重了读不下去……想起了我研三的时候听火车邻座上的大四“学长”给学弟学妹讲科研心得时的那种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asoncoo 2023-2-8 09: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楼: 👍   100% (23)
 
 
0% (0)   👎
全局: 👍   89% (369)
 
 
10% (45)    👎
我就直说,这个作者结论太武断了。而且有误导性,谁说读博就是为了兴趣,为了兴趣/热爱有的时候会更糟糕好不好。不少开始“热爱”科研的人也会变得非常miserable。让人去依赖一个没有明确定义的东西,其实反而害了别人。你怎么知道你热爱的就不会变
. 1point3acres
科研体验和回报对不同的人,对不同的学科都是不一样的。计算机,数物理,生物,化学,机器人,体验完全不同。学科内部的细分方向,细分方向底下的不同老师会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我有学长不怎么喜欢科研,也一样能读完,而且career比硕士直接毕业要好的多。前面已经有人说了统计和生统的例子,有的同学没钱读硕士,靠phd换美国船票不行嘛。

评分

参与人数 2大米 +7 收起 理由
RookieNL1211 + 1 赞一个
admin + 6 很有用的信息!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ochen20 2023-2-7 23: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楼: 👍   0% (0)
 
 
100% (1)   👎
全局: 👍   81% (266)
 
 
18% (60)    👎
本帖最后由 zhaochen20 于 2023-2-7 23:22 编辑 . check 1point3acres for more.

😭,地里的 mardown 渲染感觉还是不太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大米 +1 收起 理由
生蚝来十个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ochen20 2023-2-7 23: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楼: 👍   0% (0)
 
 
100% (1)   👎
全局: 👍   81% (266)
 
 
18% (60)    👎
天啊,我只觉得自己的想法比较幼稚,等着地里的 senior PhD 来骂醒我,😭

评分

参与人数 1大米 +1 收起 理由
观-渔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ochen20 2023-2-8 00: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楼: 👍   50% (1)
 
 
50% (1)   👎
全局: 👍   81% (266)
 
 
18% (60)    👎
就没有朋友能反驳下我的观点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cr111 2023-2-8 01: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楼: 👍   100% (2)
 
 
0% (0)   👎
全局: 👍   93% (188)
 
 
6% (14)    👎
读博本来本来就和在大公司爬梯子是两条路,读博应与创业划分在一起,两个都是从0到1。而在大公司打工是从1到100。看你的risk tolerance有多高了,换句话说你在大公司干一辈子也不一定能经营好一家start-u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ent560 2023-2-8 02:04:41 来自APP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楼: 👍   100% (5)
 
 
0% (0)   👎
全局: 👍   97% (127)
 
 
2% (3)    👎
这个討論其實值得下班後慢慢寫,但腦子不行了,不先寫了就忘了
以下言論只是基於本人是土木工程專業背景,加上工作兩年後今年又決定申PhD所得出的結論
. 1point 3 acres
我觉得楼主說得蛮全面的,但想補充幾点和提出不一样的想法

能力上考慮讀不讀博:. .и
相信大部分讀博的人都不懷疑自己能不能毕业,但如果有像我一样對自己產生懷疑的話,那要認真思考中途quit後的後路,还是就算困難重重,你對科研的熱愛能克服所有困難

請注意,成績好不代表適合,反之也是,大学成績只是代表你要不是天資好/努力,只剩下後者的話,那你要考慮科研跟学习不一样,沒有标準答案,沒有人手把手教你,努力不一定有回報,甚至沒人知道對錯,你身体和意志还能不能堅持数年,甚至毕业以後你願意繼續努力熬多少年在科研上

如果是天資好的話,那我沒資格說要不要讀,因為我認識一个在top校的物理phd,他花在創業的時間比科研还多还能發頂刊,还能比其他人早毕业

如果是熱愛科研,是不是一定要現在讀:-baidu 1point3acres
如果你是喜歡科研,那其實还有把这个當成兴趣/加入有科研部門的公司这个辦法
正如愛画画不一定要當艺术家,科研也一样,你日後退休也能回去讀PhD,你可以思考why now
因為4-6年的PhD能讓你錯失很多東西,你可以思考PhD對你現在的必要性

如果是現在要讀PhD,那你願意花多大代價:
我認識有学長經歷教授去世,然後新教授回国丟下他,然後新方向不對,換了3-4个教授,花了10年才毕业
當然quit永遠是个option,但人类是很愚蠢的,基於sink cost,很多人就沒想清楚就堅持下去
. 1point3acres
最後一个問題是你想在PhD身上得到什麼:
有些專業PhD是必須,有些不是,後者的話得想清楚,也是面試常問問題.google  и

有人是只为了名校PhD的頭衍,如果你能力夠強,那我沒資格評論,能力不夠的人我覺得还是無謂折磨自己,名校MS就夠了

有些人是隨波逐流,那我覺得是時候好好想清楚了
.--
最後關於學校重要性的問題:.1point3acres
我大部分是同意楼主了,除了你是为兴趣而上PhD,如果你打算毕业後找不一样的工作,那我还是建議你要不不要讀,要不挑名校,这名校的確容易跨行业,不然的話,教授最重要

评分

参与人数 1大米 +1 收起 理由
yaya_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lexxela 2023-2-8 02:27:00 来自APP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楼: 👍   100% (1)
 
 
0% (0)   👎
全局: 👍   95% (1374)
 
 
4% (58)    👎
读博和5,6年后赚钱也不矛盾 你的论据不过是今年大环境不好 上次经济危机的时候也可以这么猜 实际上往后几十年什么样谁也说不好 都是speculati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楼: 👍   0% (0)
 
 
0% (0)   👎
全局: 👍   100% (10)
 
 
0% (0)    👎
有的专业读了博士去业界蛮香的 毕业后去业界选择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隐私提醒:
  • ☑ 禁止发布广告,拉群,贴个人联系方式:找人请去🔗同学同事飞友,拉群请去🔗拉群结伴,广告请去🔗跳蚤市场,和 🔗租房广告|找室友
  • ☑ 论坛内容在发帖 30 分钟内可以编辑,过后则不能删帖。为防止被骚扰甚至人肉,不要公开留微信等联系方式,如有需求请以论坛私信方式发送。
  • ☑ 干货版块可免费使用 🔗超级匿名:面经(美国面经、中国面经、数科面经、PM面经),抖包袱(美国、中国)和录取汇报、定位选校版
  • ☑ 查阅全站 🔗各种匿名方法

本版积分规则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