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301| 回复: 0
收起左侧

[其他] 什么事专业教育?

|只看干货
本楼: 👍   0% (0)
 
 
0% (0)   👎
全局: 👍   47% (10)
 
 
52% (11)    👎

注册一亩三分地论坛,查看更多干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账号

x
一直以来,我不断接到大家的疑问:医学的MD与我们常常听到的PhD是一样的吗?你说的专业教育是不是职业教育,就是职中就可以做的事情?

今天我整理了一篇论文,原载于intersection,作者为Gail Summer,原文链接附于文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

历史上,美国高等教育随着时代和其他国家的教育一样不断的进行着变革。一开始,美国人对大学教育一种“根深蒂固的信念”,即人文教育对于“德育”至关重要。
一直到19世纪末,一个人不需要大学学位进入任何职业。这其中包括法律、工程,甚至医学。工作技能是在工作中学会的,如果觉得有必要,才会进入大学接受专业培训,但必须是已经具有行业工作经验。在当时的高等教育是为社会精英服务的,那些被视为未来公共领导人的人需要这种道德公民的准备工作,通过文理通识教育。
但从西点军校创立开始,高等教育逐渐向专业教育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这时候虽然很多人对通识教育也就是liberal arts education嗤之以鼻,但是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种概念,虽然有人认为这种教育是“学术的,不相关的,女人气的”。同时也有人开始探索将两种教育理念结合到一起。
1870-1918年,有专业技能的工程师取代了没有受过教育的机械师。拥有工程学位的工程师的比例从11%上升到50%。二次大战后因为很多人退役回来重新再就业需要接受培训,所以高等教育大行其道,美国G.I. Bill的发布促使更多的中产阶级接受教育。这时候人文教育开始向科学教育转变,逐渐诞生了一些研究型大学,专业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与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开始逐渐分界。

职业教育更注重具体的技能培训,而与此相对的是专业教育需要更高的学历,更久的培训,通识教育与科学教育在专业教育领域率先实现了融合。这是因为以医生,药剂师,护士,法师为例,除了接受适当的培训和教育外,专业人士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使他们能够与同行有效沟通,以行使自己的职责。
21世纪的“知识革命”正在导致人们对“根植于工业生产时代的职业技能”的回避,转向与专业教育有关的知识和信息学习,这是因为21世纪的工作环境需要人们的高阶思考能力,人们更换工作的频率也比以前更加频繁,所以单一的技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注意,这里并不是说通识教育)。

与此同时,专业教育的需求还是在增长,1970年,50%的本科学位来自于人文社科领域,2000年,接近60%的学位授予给专业教育或技术领域的学生,甚至有几百家大学将超过80%的学位授予给选择了专业教育领域的人。

研究者还发现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会愿意选择通识教育,经济发展停滞甚至下降时,人们更愿意选择专业教育,因为容易获得工作。在1970年到2000年间,获得本科学位的人数几乎翻了一番,然而通识教育在衰落。文理学院受到了市场驱动因素变化以及高中毕业生数量下降的人口地理因素的影响。
我们需要问我们自己,考虑到专业人士对两者都有要求,我们是否应该改变通识教育来满足市场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Harvard也变了。在20世纪40年代,他们有一个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教职员失去了对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信心,他们转向了专业知识。他们目前提倡的是“审美、公民、道德的价值观”,虽然他们不知道哪一个是最重要的。
美国大学与学院委员会2002年发布的论坛报告号召:
该报告呼吁在21世纪实行自由教育为学生提供知识、技能、以帮助其在复杂的世界中生存并注意到学生茁壮成长所必需的工具。我们的学生必须变得有能力,见多识广,并且能够肩负责任。报告显示,接受过通识教育的人们掌握知识时,他们就会变得强大。而实用技能,则由知而行,学生要获得知识,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出他们对市民生活的贡献。这为通识教育的目标和目的提供了巨大的希望。接着该委员会也强调了实用技术和技能的重要性。
然而二者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医生要像医生那样思考,律师要像律师那样去思考,专业教育也即professional education可以为特定领域的工作提供必备知识与技能。专家认为专业教育的领域应该体现6个特点:
(1) 高标准的伦理道德要求:如负责任,无私,明智;
(2) 有自己独特的理论知识体系, 并且是建立在研究与信念基础上的;
(3) 职业都是关于实践技能和“实践表现”,常被称为初步实践;
(4) 日常工作中需要复杂的判断,所遇情况复杂,有时不可预测;
(5) 需要经常性的继续教育与反思;
(6) 拥有自己的组织,并制定了行业标准。
专家还认为通识教育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 赋予个人权力的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
(2) 敢于面对重要问题;
(3) “为知识而追求知识”并为学习者做好准备未来在“权力和影响力的位置”的领导地位。
(4)  “拓宽视野”,“培养分析、书面和口头交流和批判性思维”
(5) 可以胜任任何工作。
同时所有专家一致认为整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势在必行,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如让护理学专业的学生观看有关艾滋病诞生的影片以此了解该流行病的历史,社会影响,并写下自己的思考与分析。宾大的沃顿商学院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而不仅仅是教授技能。达特茅斯的政治学,历史学,修辞学,社会学教授也参与管理学专业第一学年的授课,团队授课是另外一种结合两种教育理念的方式。另外,采用通识教育的大学也应该让学生看到这种教育理念的实际意义,而不是让学生自己把所有的知识点连在一起,试着从书本中和想象中得出结论。
这是一篇十年前写就的文章,到目前为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逐渐探索这条道路的可行性。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绝不是拉大旗,扯虎皮,也不能被曲解为文理学院或者通识教育失去了意义,笔者是想说,拿来主义固然好,但自己一定要思考,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你想要什么样的教育?时代在变,教育的观念也在变,著名的预言家阿尔·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到了当时的教育系统是为了适应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的需求而出现的,需要人们整齐划一,而现在我们已经步入到人工智能时代,似乎创意与想法变得从所未有的重要。

补充内容 (2023-04-26 11:57 +08:00):
原文链接:https://digitalcommons.augustana...ntext=intersections

上一篇:2023年父母来美国医疗保险推荐
下一篇:求推荐西雅图TMJ医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隐私提醒:
  • ☑ 禁止发布广告,拉群,贴个人联系方式:找人请去🔗同学同事飞友,拉群请去🔗拉群结伴,广告请去🔗跳蚤市场,和 🔗租房广告|找室友
  • ☑ 论坛内容在发帖 30 分钟内可以编辑,过后则不能删帖。为防止被骚扰甚至人肉,不要公开留微信等联系方式,如有需求请以论坛私信方式发送。
  • ☑ 干货版块可免费使用 🔗超级匿名:面经(美国面经、中国面经、数科面经、PM面经),抖包袱(美国、中国)和录取汇报、定位选校版
  • ☑ 查阅全站 🔗各种匿名方法

本版积分规则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