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农民
- 积分
- 218
- 大米
- 颗
- 鳄梨
- 个
- 水井
- 尺
- 蓝莓
- 颗
- 萝卜
- 根
- 小米
- 粒
- 学分
- 个
- 注册时间
- 2023-9-1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一亩三分地论坛,查看更多干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账号
x
纠结迷茫时,跟自己打字聊天是最好的办法了。
快五十的人了。今后的路子怎么走?呆在美国,还是回新加坡,回中国?现在不做决定的话,真等退休了再挪窝就太迟了 - 身体差了,也更难交上新朋友了。在退休的地方没有朋友是挺可怕的事情。. Χ
先说大的。全球科技、经济重心都在往亚洲移动。中国经济活跃,繁忙,激情,劳累。美国呢,总体上还是一如既往的不紧不慢,不太懒的话,日子还是可以过的,像是个“现代田园”,生活水平也不差。我余生的二三十年时里,只要美国自己不要太作,不要急剧堕落,美国生活还是可以比较安逸的。当然是需要一点积蓄的啦(继续打上十年长工),要不没法在大城市的好区里住下去(烂区治安是个问题)。去小城镇住也可以,但一来赚钱机会少,二来比较难交到华人朋友。用英文交友交心无障碍的可以无视这个问题,但我不行。哦,说起来我们以前呆过的纽约州中部还挺不错的。芯片业的工作机会还有一点,房子便宜(现在四五十万还能买到),华人也不算少。如果还呆在湾区的话,就得搬到远郊去住了。湾区里房子贵呀,租金都要四五千一个月。太烧钱了。
但是呢,我在中国出生长大,生活了近三十年才离开中国。远在美国,还是很思念中国的。往大了想,我在美国工作没什么干劲,凭啥给洋人企业卖力呢?份内工作凑合做就是了。在中国工作的话,我的任何努力,多也罢少也罢,都会沉淀在中国,沉淀在那片华人故土上。另外一方面,我也知道我这点尿性,就算到中国工作,我还是会唧唧歪歪,为自己的懒和无能找各种借口。美国这里的同事老板们,就算我们互相不喜欢,当面还是客客气气,公事公办的,最多把我当透明人,骂人是基本上不会的,只有我骂他们的份(背地里写写小作文啦)。到了国内,没几天我就被别人看透了,国内人那飒爽风格,可未必会跟我客气,任凭我脸皮再厚,恐怕也忍受不了频繁的被羞辱咒骂。
在美国当“远程爱国者”还是挺爽的。在这儿写东西,贴东西,都很自由,我这文风虽然波皮,中吹调调也遭些人烦,但应该不会招来太多仇恨,一般也不至于引发什么官司。好好享受这言论自由,不错;一边混着工作,拿着美国公司的钱钱,过着美国的小日子,一边骂美国捧中国,挺好。
唉。话说回来,虽然年近五十,但有时也觉得,不再发点力工作,以后就真再也没机会了。我呆在美国是可以很痛快的写东西过过瘾,但对中国的切身体验不足,老回忆那点往事也会腻。所以会觉得有必要“趁年轻”再去中国呆呆。
回国,有两条路。一条是拼搏的路,瞄准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就是华为啦),混进去,好好干。专业方面我不强,但自认为还有点知识面,有点想法,有点沟通能力,所以或许也能找到个比较适合自己的岗位,贡献不贡献另说,关键是可以长 见识,可以感触一下。或者,如果去不了华为的话,去个别的芯片厂,设备公司什么的,帮着看看产品,跑点业务,也能见识一下中国的芯片产业生态。
另一条是比较休闲的路。比如回母校当个小讲师,也不期待搞什么项目,上上课就行。总能养活自己吧。当个不求上进的老师,空闲时间总多一些吧,积极一点,交上些朋友,四处走走看看听听,说不定比在企业里还好玩。企业里毕竟忙工作啊。好大学那肯定是去不了,人家都要找牛人拉项目,做项目的。我就认准了只当讲师,跟孩子们讲课聊天可以,别的活儿不干,不搞项目,三四线大学说不定还真谈得下来。不过,话说回来,当讲师是真穷,所以这条思路,或许可以再老一点才考虑。
我就认准了,不管在中国干什么,只要用心观察聆听,都能积累起很多“中吹”素材。
我写东西呢,就喜欢自己写,不为别人写,不加入什么组织团体。要说“宣传效果”吧,也只是服从于我自己的“宣传方针”。对于政治经济,对于人类社会的运作发展,我自有自己的一套。我当不了网红作家,写东西也写不出钱来,但这个兴趣对于我还是很重要的。通过写东西理清自己的思绪,那感觉通透啊!比放个干净利索的长屁还要爽。
在中国工作几年,还有机会拿上中国永久居民身份,将来退休养老的地方就多了个选择。我预计在中国养老还是比较舒服的。多半要比在美国退休好,还便宜。
我倒是有点担心,人在中国的话,我这孤僻又略带挑衅的文风,虽说主调是中吹,但难保会有人截出一段我的文字来,给我安上点麻烦。当然,不翻历史旧账的话,到了中国,我可以改,可以隐藏。
孩子上高中了,如果这时候再让他搬家,让他离开他的同学朋友和习惯了的环境,对他来说不太容易。但我又怀疑他这代人在美国的人生,真的会好吗?美国的职场环境,科技环境,市场环境,全球环境,我觉得都有走下坡路的迹象。或许距离严重衰退与激烈排华还有点远,但对于他毕竟是一辈子的时间啊,还有他的孩子,他们能够在美国一直开心下去吗?
现在我们准备让他高中毕业后回新加坡当兵(作为新加坡公民,他或许有机会推迟入伍,但想当逃兵是不大可能的,除非一辈子不再踏足新加坡),如果他适应得不错,或许可以争取去新加坡上大学,这样下来,他的亚洲联系就更紧密了。但不管怎样,大孩子啦,他会有他自己的选择,很难硬要他怎样怎样 。老伴呢,能说服说服,说服不了各过各的就是。当然,能在一起过还是最好的啦,毕竟一起拉呱了二十几年了,没有比老夫妻更好的聊天对象了。加上生活上相互照顾,轮流做饭洗碗扫地散步啥的,比一个人过还是开心多了。所以,换工作搬家出国这些事,还是得商量着来。
开放各种可能性,静待机遇吧。
补充内容 (2023-09-22 14:11 +08:00):. Χ
我觉得,工作倦怠的中年人,停下工作,去大学当一两年老师,该是个很好的主意。给孩子们上课,整理一个学期一门课的知识,自己的理论基础就能扎实越来;跟孩子们在一起,人会变得更有活力,一扫工作倦怠的阴霾;讲课程内容之余,还有机会讲讲自己的工作经历,对孩子们来说,那是有趣的“前线经验”。你看,学生,老师,双方得益,多好!当完一两年老师,觉得钱钱不够花了,心情也调适过来了,再回去企业职场,工作劲头肯定足得多。.1point3acres
|
上一篇: 今年夏天我们参加寻根夏令营的感受下一篇: 开发区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