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 积分
- 78445
- 学分
- 个
- 大米
- 颗
- 鳄梨
- 个
- 水井
- 尺
- 蓝莓
- 颗
- 萝卜
- 根
- 小米
- 粒
- UID
- 151
- 注册时间
- 2009-5-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好友
- 收听
- 听众
- 日志
- 相册
- 帖子
- 主题
- 分享
- 精华
|
本楼: |
👍
100% (4)
|
|
0% (0)
👎
|
全局: |
👍 94% (10343) |
|
5% (565) 👎 |
这楼列一个正在到处找答案的问题:
大公司里面不同级别的所谓Leadership区别到底在哪里
M2 <> Director <> VP <> CTO
目前只看见小公司的人在写这些评价,可借鉴的部分觉得太少了=============================
小公司没有特别标准的title和level就不细说了,只看大家都认得的大厂。
Quora https://www.quora.com/What-quali ... a-vp-of-engineering
说法是,dir就不再能亲自指挥了,只能通过”从外面“而不是”从内“影响项目的成功。
To know whether things are on plan or not, you have to rely on metrics and milestones, delegation and talking to people.
就是没办法亲自去弄清楚了,只能设计process啊,用数据,量化标准,通过跟人谈话来看事情到底做没做出来。
我觉得这也是manager和director (or at least, manager of managers) 区别比较明显的地方:
有种title是TLM:这种一般来说还是从内的管理项目,影响自己项目的成败。对技术把握较多。
M0/M1基本上还是一层,不同公司说法不一样,M0 人数稍微少点,
供参考,我司是TLM(2-4人,大部分情况3-4人),M0 (<=6人)一般叫eng manager (等同于 sr engineer),
TLM和M0都是说还多少要写代码的。
TLM up to 75%写代码(这个比例一直在变),M0说要写50%。但是咱们说良心话,我不知道带着6个人的EM是不是真的可以有一般时间能用来写代码。
M1 ( up to 12人)一般叫manager II, 基本上还是一层,也许下面会有一点小的pod (with TLM and a couple of people under the TLM)
M1一般这么多人,是不会亲自写代码了。
M2 是sr manager,一般会层级,我看跟quora文章说的director也差不多了,一般来说是人数多寡,scope大小,策略层面重要性的差异。
常见大厂里面,一般来说好像合适大小是Dir 有大几十上百人,Sr manager应该是30人上下。
但是导演title的额外责任是设置做某些事情的流程和文化,比如如何招人,招多少人啊(不是亲自去招,是招人的流程,定义),资源如何分配啊,开人的一般做法。我自己的理解是sr manager基本上处理each instance,导演是写class的。
VP和导演什么区别?
Quora这篇说,导演的老板可能仍然是同一个function的人,Eng汇报给Eng。但是在VP级别,可能你的老板就已经不是这个职能的人了。这是ladder上第一次你的老板已经不知道如何do you job的级别。
这时候基本责任是和周围的其他function处理清楚问题,权衡利弊,但是已经没人能告诉你,你自己的org如何管理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